!”
“就算鬧出兩國邦交問題,小生自會和大明皇帝解釋,就不勞您費心了!還望諸葛先生早些將事情呈報上去!”鄭軒雖然知道諸葛正我說的在理,但也有著自己的打算,雖然難免受到責難,但也不會生命之危,所以鄭軒並不擔心!
畢竟大宋不是大元,沒有大元那麼強硬的態度,所以這些要求,雖然看似不合理,但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下罪己詔的是皇帝,從這點來說,大宋文官還是樂於見到一位敢於承認自己錯誤的軟弱皇帝,這樣以後若是再出現同樣的冤案,自己也不至於含冤受辱!
諸葛正我也是看到鄭軒那沒得商量的態度,只能暫時先拖著的說道:“我會上報給官家的,至於官家怎樣回覆就不是我能決定的了!”
鄭軒大致也能猜到諸葛正我有拖延時間的意思,便開口說道:“希望大宋皇帝要做答覆,不然崖餘若是知道了,還不知道該怎樣的傷心難過!
既然事情已經談妥,那小生就不打擾諸葛先生忙碌了!小生告辭!”
諸葛正我起身將鄭軒送到門外,開口說道:“子逸能為崖餘做到這些,老夫也為崖餘感到高興!”
鄭軒聽到諸葛正我的話,開口回道:“這都是我該做的!諸葛先生我們神侯府見!”說完鄭軒便向著六扇門外走去!
諸葛正我看到鄭軒離去的背影,有些高興於鄭軒對於無情的愛護之情,更多的是暗恨大宋朝廷的軟弱,沒了一派大國的底氣,就連鄭軒這麼一位無權無勢之人,也能借此機會拿捏大宋!
鄭軒對於諸葛正我內心所想,卻是全然不知,若是知道也會說一聲欺負的就是你大宋軟弱。若是其他國家,鄭軒還真不敢如此提出要求,畢竟鄭軒可沒有那麼大的能力,保證自己能夠活下去!
鄭軒自離開六扇門之後,便獨自一人在汴京遊蕩起來,一方面感受大宋子民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在考慮,在無情得知事情真相之後,該怎樣安慰無情!只是對於這種事鄭軒真的沒有經驗,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畢竟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最後只能看情況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