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的渴望,更直接的說是,希望透過科考,走上仕途。當然也有幾名不是太過認真的,跟在後面搖頭晃腦,嘴裡卻是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鄭軒仔細傾聽著,若是在前世,他們會被稱為祖國的花朵,初升的驕陽,代表著國家的下一代,而在這裡他們只能是芸芸大眾的一員,而且是極為不起眼的一員,或許他們之中不會出現一個進士,甚至是不會出現幾個秀才,不過他們還是帶著滿腔的希望,賣力的做著寒窗苦讀的學子。
鄭軒感受著這一幕,內心也是不由的自我嘲笑的想道:“做人還真是各有各的難處,他們是擠破頭的想走上仕途,而我卻是避之唯恐不及!”
是的!對於很多人而言,透過科考走入仕途,是一件極為艱難的事,但是對於勳貴階層而言,並不是什麼困難之事,社會就是這麼的不公平!
“或許我也可以來辦一間書院!透過接觸不同的學子,來感悟自己的心靈意境!《將夜》中的夫子不也是透過教授學生,遊歷天下,來感悟大道,收集人間之力嗎?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願意開宗立派的原因吧?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自己做不到,但是為往聖繼絕學,老師應該能夠做到,作為學生也能借著這股東風,增加自己的氣運!”鄭軒心裡突然冒出一個離經叛道的想法。
當然鄭軒知道自己不是夫子,沒有夫子的學識,也沒有夫子的名望,而且就連最為簡單的功名都沒有,在文林士子中也沒有任何名聲,自己開設書院,可能真的沒有幾個學子願意前來求學。
“不過我也有著自己的優勢,一是因為自己有著一位天下聞名的大儒作為老師,還有著逍遙派的那群精通琴棋書畫的痴人,這樣教學之人和名聲都有了,剩下的就只有,將其發揚光大就好了,順便將老師的心學和逍遙派的衣缽傳承下去,不過現在時間卻是不合適,畢竟老師還在朝堂,還的等到老師告老之後再說!”
鄭軒聽著書院中的朗朗讀書聲,腦子裡想著自己的計劃,想著這樣做的可能性,還有這樣做對於自己的益處。
“還是需要找個時間和老師聊聊,這樣也能聽聽老師的建議!”
想通了之後的鄭軒,有著喃喃自語的說道,隨後便念頭通達的離開了這間簡樸的書院,一臉快意的向著鄭府的方向走去,這次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目標。雖然這只是自己突然冒出來的不成熟的想法,但是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