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有話要說:預計有誤,嚴重有誤
☆、99第99章
“殿試;朕親自主持。”皇帝下了口諭。殿試通常於三月十五日在保和殿舉行,次日閱卷,又次日放榜。說起來是皇帝親自策問;其實大多是委派內閣首輔、次輔主管,各部尚書、侍郎等閱卷。
皇帝能看上十份卷子就算勤快了;一般只看三份:內閣首輔報上的前三名。這回;皇帝要親自看看;會試錄取的這一百名貢士究竟是不是真的學古通今;明於王道;見識卓遠。
禮部杏榜一公佈;燈市口大街謝府登時歡欣鼓舞。延年第三十二名;棠年第一百名,謝家兩名子弟出了貢!謝老太爺、謝老太太自是樂的合不攏嘴;謝大爺、大太太等人也喜氣洋洋,四太太喜極而泣,和郗氏、錦年一起高興的流下淚來。
延年、棠年風度舉止肖父,雖過了會試,都是一幅雲淡風輕、若無其事的模樣,雍容沉靜一如平日。兩兄弟一左一右站在謝四爺身邊,和父親一樣,神色均是淡然。
瑞年悄悄湊到流年耳邊,“小七,你有兩個進士哥哥了。”過了會試,殿試只是重新排名次,一個進士是穩穩的。流年兩個親哥哥都中了進士,其中一個還是同母哥哥,好處大著呢。瑞年的親哥哥,大房的松年、鶴年都中了舉人,卻沒出貢,如今都在國子監讀書。
流年不過一笑置之。會試、殿試是國家掄才大典,原本是三年舉辦一回。若遇特大喜事,朝廷會開恩科。今年這恩科名義上是慶祝黃河出了祥瑞,其實麼,是皇帝在徇私。□王朝,家天下,諸如此類之事在所難免。
松年、鶴年都滿面笑容向謝四爺、延年、棠年道了喜,但心中哪能毫不介懷呢,他們兩個年長,結果反被堂弟們比下去了。知子莫若母,大太太知道他們想些什麼,飲宴之後專門把他們叫過去,微笑說道:“厚積薄發。你倆年紀不大,再磨練數年,方是道理。”甭羨慕別人少年得志,大器從來是晚成的。松年、鶴年含笑應了,“是,您放心。”
松年回了房,妻子沐氏牽著幼子的小手溫柔迎上來,言笑晏晏說些家常閒話,科舉之事一句不提。松年和妻子一起逗弄孩子,孩子高興的咯咯直笑。
鶴年的妻子崔氏關愛夫婿,心中未免不忿,“公公都不許你們下場。”拉著丈夫的衣襟,委屈說道。松年、鶴年去年春闈失利,謝大爺說他們火候未到,今年根本沒報名。鶴年笑道:“娘子耐心等上兩年。”今年不許下場,後年肯定許了,急什麼。
延年的妻子郗氏一則是喜,一則是憂。喜的是新婚夫婿爭氣上進,出了貢,憂的是萬一殿試名列三甲,可如何是好?一甲狀元榜眼探花是殊榮,二甲前途遠大,三甲同進士,未免尷尬。
四太太和錦年也是歡喜之後,滿懷憂慮:共錄取一百名,一甲三人,二甲十七人,三甲八十人!若是一個不小心中了三甲,可坑死人了。
四太太難免督促延年,“延兒,這數日不許出門了,在家中溫書。”把《歷科廷試狀元策》搬出來,只盼著延年日日精進,一目十行的把這些策論融會貫通了,便不做個狀元,也能中在二甲。
謝四爺不置可否,“看看也好。”不看也行。殿試,不在這一日兩日之功。延年老實,把《歷科廷試狀元策》翻看過後,背了個滾瓜爛熟。棠年反正是第一百名,悠哉遊哉的,課業並不放在心上,謝四爺也不去管他。
四太太看在眼裡,暗暗搖頭。看棠年這幅模樣,定是同進士無疑了。依他素日的才學,能出了貢已屬意外,同進士便同進士罷,不易了。
謝老太爺、謝老太太素性疏朗,由著棠年悠閒渡日,並不約束。何離對於男人的事向來不插手,不開口,只有流年賣弄聰明,“哥哥,殿試的時候你還是寫館閣體吧。雍容華貴,平和方正,容易討好。”雖然沒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