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都很難受。
所以坐下來談一談就是唯一的選擇。”
喬玉會猶豫了一下,“我們能不能放棄‘安海斯布希’旗下的科羅娜,轉而收購南非米勒啤酒集團?”
南非米勒啤酒集團是全球僅次於‘安海斯布希’的第二大啤酒集團。
2002年6月由南非啤酒(sab)和美國的米勒啤酒(iller)合併而組成,南非啤酒以56億美元併購米勒啤酒,成為每年生產120億升啤酒的超級巨頭。
其中南非啤酒佔據南非啤酒市場近七成,低端市場佔有率一度達到93,是毫無疑問的霸主。
而米勒啤酒由弗雷德裡克·米勒於1855年成立。
1969年,菸草業巨頭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其麾下擁有大名鼎鼎的‘萬寶路’和‘卡夫’等知名品牌)。
受到日益高漲的“反對吸菸”運動的威脅,為了分散經營風險,決定進入啤酒行業。
莫里斯在收購米勒啤酒公司後,派出了菸草營銷的一流好手到米勒公司,在營銷戰略上做了根本性的調整,決心創造啤酒中的“萬寶路”。
在進行了近一年的市場調研以後,公司按使用率對啤酒市場進行細分,將啤酒飲用者細分為輕度使用者和重度使用者兩類。
輕度使用者人數雖多,但是其總的飲用量卻只有重度使用者的1/8。
米勒啤酒開發出了“海雷夫”、淡啤(又稱“萊特”)和“老溫伯”三個不同的品牌分別針對重度使用者、對健康很敏感的客戶群和高檔啤酒三塊市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20世紀70年代,米勒公司的營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78年,“海雷夫”的年銷量達2000萬箱,僅次於安海斯布希旗下的“百威”。
1980年,米勒公司的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上升到了第二位。
米勒公司被稱為“世紀口味”的同時,也被譽為在啤酒營銷上最有創新精神的公司。
不過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進入80年代後期以後,美國針對醉酒法律提高了酒稅,消費者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造成了美國啤酒產量的增長慢了下來。
從1990年到1995年,美國啤酒的銷量持續下降了4個百分點,降為2170萬噸,人均啤酒消費量也由1990年的905升減少到1995年的825升。
一般行業下行的時候,都會出現劇烈的併購整合。
降低採購成本,提升行業佔有率。
啤酒行業也不例外。
20年前,世界前30大啤酒商佔據了全球50以上的市場份額。
而到了1996年,世界前10大啤酒商的市場份額超過了45。
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南非啤酒跟米勒啤酒一拍即合,組合成了現在全球第二的啤酒巨頭。
徐良笑道:“你看上了米勒?”
“米勒持有雪花49的股權,我們收購雪花後,這部分股權置換成了‘康華啤酒’的股權,我們雙方也有了聯絡。
對方很看好華夏啤酒市場的發展。
而康華是華夏最大的啤酒集團,周圍又沒有英博這種強大的競爭對手,只要條件合適,相信他們不會拒絕。
而且米勒啤酒集團,是美國僅次於安海斯布希的啤酒巨頭,並且在英國、捷克、斯洛伐克等歐洲國家啤酒市場佔有一定市場,更是南非啤酒霸主。
一旦收購,我們就能借助米勒的渠道,完成在全球主要市場的佈局。
比起單純的收購科羅娜更有好處。”
徐良微笑道:“你野心倒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