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完待續
第323章 介紹個人,他叫海斯
【網 】第323章 介紹個人,他叫海斯
兩艘戰列艦代表著什麼?
光看看北洋水師的“定遠”和“鎮遠”對日本的威懾力就知道了。
按照原本的歷史,北洋水師成軍之後,曾先後兩次訪問日本,每一次都有“定遠”和“鎮遠”兩艦。
第一次訪問算是偶然。
1886年8月1日,北洋水師“定遠”、“鎮遠”、“濟遠”和“威遠”等4艦在丁汝昌的率領下,於朝鮮東海操演後的長途巡航中,奉李鴻章之命,前往日本長崎進行大修,不料竟釀成一場騷亂,史稱 “長崎事件”(另文贅述)。事後中日雙方透過外交和司法的途徑進行了長達幾個月的談判,開始日方態度強硬,中方也不甘示弱,甚至在中方談判者中有人提出“撤使絕交、以兵相脅”的主張,談判最後延至1887年2月在英、德公使的調停下,彼此讓步才算達成協議。協議雖稱衝突純屬誤會,沒有追究責任和是非。但日方付恤款52500元,中方僅付恤款15500元,長崎醫院的醫療救護費2700元也由日方支付。故中方在事件中的死亡人數雖多於日本,但在協議中卻找回了面子。
“長崎事件”雖然得以和平了結,但在日本當局的挑動下,其民間的**、仇華、排華的情緒卻因此被煽動起來。當北洋水師剛入長崎時,即有謠言稱北洋水師來長崎,是為了交涉琉球歸屬問題;當中國水手遇襲被迫自衛時,又傳出北洋水師大舉來襲的謠言。交涉之結果,加上謠言的鼓動,連天真幼稚的小學兒童也開始玩起了打擊中**艦的遊戲:即把孩子分成兩組,一組扮成中國艦隊,另一組扮成日本艦隊,進行捕捉“定遠”、“鎮遠”的遊戲。
1887年3月,天皇特下令從內庫撥款30萬元作為海防補助費,全國的貴族和富豪也都競相為海防捐款,於是9月底捐款數就達到103。8萬日元,至翌年初更是達到了203萬日元之多。這些資金全被用作擴充海軍軍備。
1889年,日本在法國訂購的4000噸級“嚴島”艦建成,並增加海軍軍費107萬日元,使當年度海軍經費高達930萬日元,約佔當年財政總支出的11。7%。
1890年在法國訂購的4000噸級“松島”艦和在英國訂購的2000噸級“幹代田”先後建成,並於同年舉行海陸軍聯合大演習,由天皇親任元帥。
1891年,仿“嚴島”、“松島”二艦建造的“橋立”艦下水。“松島”、“嚴島”、“橋立”三艦合稱“三景艦”,各配備1門32厘米口徑巨炮。到1892年12月,在英國建造的最新式4000噸級巡洋艦“吉野”艦竣工。
至此,日本海軍已擁有各種艦隻32艘,總排水量達62874噸。其中“吉野”號航速23節,是當時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巡洋艦。又因艦齡較短,在設計時吸收了當時世界科技的最新成果,因此在許多效能上已經超過了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對日的第二次訪問是應邀正式訪問:
1891年初,日本為了要在國內製造積極擴充海軍戰備的輿論,並對中國艦隊作戰能力進行摸底,特別邀請北洋艦隊正式訪日。對此,北洋大臣李鴻章得意洋洋,親自安排丁汝昌於6月26日率北洋艦隊的精華———定遠、鎮遠、致遠、靖遠、經遠、來遠6艦,編隊從威海衛啟程正式訪問日本。
日本方面對北洋水師的到來竭盡禮儀之能事,所到之處或禮炮致禮,或夾道迎接,在各種場合都表現得“禮意其隆”,希圖以此表達對華的親善之意。7月9日,日本方面還特地安排了天皇在東京接見了丁汝昌和北洋水師各艦管帶,禮儀非常隆重。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