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葵花》讀後感
《青銅葵花》是曹文軒先生的一部經典作品,這部小說用純淨而優美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充滿苦難與溫暖的世界,讀完之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被書中所展現出的人性之美深深打動。
故事發生在大麥地,一個寧靜而質樸的鄉村。青銅,是一個因火災而變成啞巴的男孩,他善良、勤勞且充滿靈性;葵花,是跟隨父親來到大麥地的城市女孩,她聰明、懂事又乖巧。命運的軌跡將這兩個孩子交織在一起,在父親意外離世後,葵花被青銅一家收養,從此開啟了他們之間一段感人至深的生活旅程。
書中首先打動我的是青銅一家人面對苦難時所展現出的堅韌與樂觀。青銅一家生活並不富裕,甚至可以說是貧困,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粗茶淡飯,但他們從未抱怨生活的艱辛。在收養葵花後,一家人更是竭盡全力地呵護她、關愛她。為了讓葵花能在學校安心讀書,青銅放棄了自己上學的機會,跟著家人一起辛勤勞作,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在寒冷的冬天,青銅為了讓葵花能穿上暖和的蘆花鞋,自己卻光著腳走在雪地裡。這種在苦難中相互扶持、默默奉獻的精神,讓我看到了人性中最光輝的一面。他們沒有被生活的苦難打倒,反而在苦難中堅守著對生活的熱愛,對彼此的關愛,這種樂觀向上的態度,猶如黑暗中的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
而青銅和葵花之間的兄妹情,更是書中最動人的篇章。青銅對葵花的疼愛無微不至,他會在葵花受到欺負時挺身而出,會在葵花上學的路上默默守護,會想盡辦法滿足葵花的每一個小小心願。為了讓葵花能在學校參加文藝表演,青銅親手為她做了一條冰項鍊;為了讓葵花能在夜晚寫作業,青銅會在一旁為她捉螢火蟲照亮。葵花也同樣深愛著青銅,她會教青銅識字,會幫家裡分擔家務,會在心裡默默感恩青銅一家給予她的一切。他們之間沒有血緣關係,卻勝似親兄妹,這種純粹而深厚的感情,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顯得尤為珍貴。它讓我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感情可以超越一切,那就是愛。
除了青銅和葵花,書中還刻畫了許多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青銅的父母,勤勞善良,用自己的雙手努力支撐著家庭;奶奶,慈祥溫和,用自己的愛呵護著每一個孩子;嘎魚,雖然調皮搗蛋,但內心深處也有著善良的一面。這些人物共同構成了大麥地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他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但正是這些不完美,讓他們顯得更加真實可信。他們在生活中相互幫助、相互支援,共同譜寫了一曲充滿人性美的讚歌。
在欣賞書中人物美好品質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作品所反映出的現實問題——苦難。曹文軒先生曾說過:“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在《青銅葵花》中,我們看到了青銅一家所遭受的種種苦難,有自然災害帶來的生活困境,也有社會變革所引發的家庭變故。這些苦難雖然沉重,但卻讓書中的人物變得更加堅強、更加成熟。它讓我們明白,苦難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無法逃避,但我們可以選擇面對苦難的態度。當我們像書中的人物一樣,勇敢地迎接苦難,在苦難中學會成長,我們就能擁有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
《青銅葵花》不僅僅是一個關於鄉村孩子的故事,它更是一部關於愛與成長的史詩。它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讓我們懂得了在生活中要珍惜身邊的人,要學會關愛他人,要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苦難。這部作品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們的心田,滋潤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在喧囂的世界中,依然能夠堅守內心的那份純淨與善良。
合上書本,青銅和葵花的身影彷彿依然在眼前浮現,他們的故事將永遠留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