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希望它能擺脫沉痾,能夠除掉身上的疾病健康發展。
他深知蘇聯現在存在巨大的問題,存在巨大的危機,雖然從外面看它還是光鮮的、實力也是無可撼動的,但他卻深深知道,這個巨人已經病入膏肓,必須儘快醫治,必須尋找科學的治療方法,否則,哪一天早上醒來它就轟然倒下了。
事實上,他也一直在尋找解決辦法。其他蘇聯領導人也在尋找治療辦法。如現在正躺在病床上無法理事的蘇共總書記安德羅波夫就是一個積極嘗試新方法的人,
安德羅波夫是從克格勃頭子升到蘇共總書記的,與後來一位強勢的俄羅斯總統一樣。他於1982年11月接替勃列日涅夫登上蘇聯最高領導人的寶座。
自他上任後,安德羅波夫對前任的一些政策嘗試著進行了改變:在國內問題上,安德羅波夫主張“集體領導”,力爭給所有領導人權力,同時強調法制建設,要讓國家機器按已經制訂的規則來有序進行,他強調蘇聯應當是一個有高度組織性的社會。
他發起了反對貪汙腐化和低效率的運動,狠狠打擊了貪汙受賄行為;狠抓了職工的勞動紀律,整頓了社會秩序。
經濟上進行體制改革試驗,工業部門給予工廠管理人員更多的權力,放鬆中央政府機構的控制。他還決定加強意識形態鬥爭,努力尋找提高質量、提高效率的形式。他強化農業建設,投入更多的資金髮展農業,努力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力爭改變老百姓的生活。
在對外政策方面,他雖然繼續執行勃列日涅夫時所推行的基本政策,但他做的比較謹慎、剋制,不主動挑起事端,行動較為收斂。但因忙於內部事務,對外戰略方針沒有大的變化和調整,自1979年蘇軍入侵阿富汗後,蘇聯繼續向阿富汗投入軍隊和鉅額軍費,還在做著打通通向印度洋的陸上通道的美夢。
在對待兄弟社會主義國家上,他認為各國具體條件和起點不同,因此各國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和方式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千篇一律”,各國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創造”,不要“互相模仿”。他認為過去把社會主義國家看成整齊劃一,處處一致是錯誤的。
他的所有這些觀點比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觀點相比,產生了重大變化。
只可惜安德羅波夫因為疾病纏身,先後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律不齊、沙門氏菌病、動脈粥樣硬化、結腸炎、關節炎、痛風以及心肌梗塞等疾病,飽受病痛折磨後於明年也就是1984年2月出世。
因為他在位的時間太短,加上疾病而沒有傾入太多的精力,使他很多改革和改善政策都沒有得到實施、沒有得到貫徹。當然,也因為蘇聯守舊勢力太頑固、太頑強,他的很多觀點和方法都無法得到眾人的認同,明知道過去的政策不行,他也不能改變和扭轉,只能循著過去的老路往下走。
不過,他的嘗試和改革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特別是蘇聯解體後,很多人才發現他巨大的膽量和深遠的目光,才明白他的苦心。
蘇聯解體後,幾乎所有的蘇聯最高領導人都被人詬病,被很多人謾罵,但安德羅波夫是唯一的例外,給他都是讚譽。2004年6月,有人還為他新立了一座3。5米高的不鏽鋼紀念碑,這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國內首次為前蘇聯領導人立碑。
如果安德羅波夫身體健康,蘇聯如何發展就不得而知了,或許蘇聯會因此取代中國而成為改革的先鋒,或者蘇聯會繼續存在下去不會解體,或許在地球上一直存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主宰世界,中國永遠只能在第二世界裡混。
安德羅波夫的早逝對蘇聯而言是悲哀的,但對中國而言也許是一種幸運。
他的接任者戈爾巴喬夫也是一個發現了蘇聯存在巨大問題的領導人,也是一個改革的嘗試者。只不過這位老哥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