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鄴和獨孤明午間小酌的同時,在崇仁坊的一家酒樓內,溫景年也在和一名老友重逢,現任太府寺主簿的楊炎,他們少年時不僅是同窗好友,後來又是同科進士,再後來一個去了漢中,一個去了河東。
但楊炎在河東只做了一年幕僚官,父親去世,他丁憂回家守孝去了,在家一呆就是四年,去年才再次出仕。
兩人坐在二樓窗前,楊炎給溫景年倒了一杯酒,笑問道:“這次在長安呆多久?”
溫景年搖搖頭,“我也不清楚,但最長不會超過一個月。”
“我年初去了一趟漢中,想去看看你,卻得知你辭官去當幕僚了,著實讓我驚訝!”
楊炎不解問道:“好好的地方職官不做,怎麼想去做幕僚官了?”
一般文士去做幕僚官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地方職官,但溫景年卻和別的官員反道而行,眼看要提拔為縣令了,卻辭官去做幕僚。
溫景年喝了口酒微微笑道:“當然是為了更好的前途。”
“你覺得跟隨岐王有前途?”
“為什麼沒有呢?”溫景年反問道。
“現在岐王是很火,但朝廷中很多人都感覺他會為成為安祿山第二,萬一他.,兄長可是河東溫家子弟啊!”
溫景年笑了笑道:“現在永王也割據了巴蜀,為什麼沒有人擔心他成為安祿山第二呢?不僅如此,天子還準備封他為皇太弟。”
“那是因為太上皇的緣故,有太上皇的旨意,永王封皇太弟也合理合法。”
“但岐王殿下經營隴右河西也是和朝廷達成了協議,天子和政事堂都加印認可,完全合理合法,為什麼朝廷官員會認為是割據?”
楊炎一時語塞,溫景年又搖搖頭道:“天子和朝廷之所以肯認可,是因為隴右、河西被吐蕃佔領了,需要去戰勝吐蕃,從吐蕃手中把土地一寸寸奪回來,朝廷辦不到,我們去了,和吐蕃一場場血戰,陣亡了多少將士,才有了今天的局面,朝廷又開始眼紅了,說我們是割據。”
楊炎反駁道:“但岐王殿下畢竟是臣子,為大唐奪回失地,是他應盡的職責,他應該把土地交還給朝廷,就好像伱看見有強盜搶掠民財,你把強盜打跑了,自己卻把民財霸佔了一樣,道義有虧啊!”
溫景年微微笑道:“但你想過沒有,如果不是岐王殿下,換成郭子儀或者李光弼,天子會和他簽署這個協議嗎?政事堂會承認這個協議嗎?”
楊炎不解道:“那你說什麼緣故?”
“這裡面涉及到皇權之爭,因為岐王也是李氏宗室,他也能繼承大統,太上皇曾經找過岐王,如果岐王願意支援他復位,他答應封岐王為太子,天子知道這件事,他擔心岐王被太上皇拉過去,才答應把隴右河西交給岐王。”
楊炎驚愕,“還有這種事情?”
溫景年點點頭,“所以很多事情不是官員們想的那樣簡單,高層的皇權鬥爭一直在進行,只是有的事情不說出來,大家沒意識到罷了,其實我稍加點醒,你就明白了。”
楊炎有興趣,連忙笑道:“兄長再說說看?”
溫景年笑了笑道:“你想想永王是怎麼進巴蜀的?沒有岐王殿下同意,他的軍隊能穿過荊襄?還有永王的船隊從哪裡來?”
楊炎這才有點如夢方醒的感覺,溫景年淡淡道:“這些普通官員看不到,宰相和天子卻明白,一旦岐王被太上皇拉過去,巴蜀荊襄和江南西道將連為一片,整個長江以南都是太上皇的地盤了,孰重孰輕,天子和政事堂非常清楚。”
楊炎非常精明,他一點被講透,後面之事就豁然貫通了。
“所以現在岐王還是太上皇和天子在爭取,局面其實並沒有改變。”
溫景年微微一笑,“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