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等你從5月11日起,到6月12日結束,雙方達成了協議:圍剿“自治軍”的官兵,一律撤回原地,並將“山東建國自治軍”改編為“山東新編旅”,歸第五師節制,委孫美瑤為旅長。招編30人,並付款85000元。
6月12日,雙方在協議上簽字,洋人一律釋放。這是重點中的重點,要是洋人不釋放的話,那在外面等著的大使也不答應啊。
而土匪郵票也就是出現在談判的一個月的時間裡面。
這些任職全部被劫持至山東棗莊附近的抱犢山上,土匪要求人質寫信通知家人
來贖領。出事後,美國一家廣告公司的經理克勞斯,十字會和美國商會代表的名義很快趕到棗莊,負責與土匪頭目談判,向人質傳送食品和衣物,並在棗莊設定專用信箱,負責收集人質書信,運至臨城交郵局寄發。
克勞斯是當時美國著名集郵家斯凱嘉的好友,嗜好集郵。這個克勞斯受其影響,也有這方面的愛好。一天,克勞斯與助手麥堪斯路過一個村莊發現一家刻字店,於是花了兩個銀元刻印了5和1角的“郵票”各30枚,送與人質,說貼在信件上就可以投寄。
這兩個人也是想著開個玩笑,鬧著玩呢。
實際上,信件由克勞斯等收集後仍要貼上中華民國郵票方能交臨城郵局寄出。不貼正式的郵票,郵局也不讓寄送啊。由於克勞斯和麥堪斯有意將正式郵票與自制的“土匪郵票”並貼,故這批信件上的“土匪郵票”都有正式的郵政日戳。當時郵局德爾人也是沒有解決的辦法,反正是你有正式的郵票,我們就給你郵寄就是了。
此類信件到了上海,引起郵商和集郵人士的極大興趣,紛紛去函求購,克勞氏馬上加印數百組寄出,獲得的款項正好用作人質的寄信費用。這下可是有國際影響了,這玩意不是說土匪也有郵票了嗎,丟北洋政府的臉面啊。
不久,天津郵政局獲悉此事,即命令凡貼此“土匪郵票”的信件,不論有否正式郵票,一律拒絕收寄,但仍容許設定專用郵箱收寄只貼正式郵票的人質信件。
上面的下了命令,下面的人當然是要執行了,這樣的特殊的郵票也沒有能夠有多少枚蓋章的。6月13日,人質全部獲釋,“土匪郵票”鬧劇也隨之收場。
陳星等人都是做古董生意的,當然是比較的瞭解這樣的事情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回事了。克勞斯等人印製“土匪郵票”的目的歷來眾說紛紜。
第一種看法認為,“Bndi(土匪郵票)是克勞氏因土匪不懂英文而對他們的公開戲謔,為被扣人質解頤消悶的遊戲之作。這一點可能是克勞斯的初衷之一。
第二種看法認為,“土匪郵票”是克勞氏借用壟斷人質與家人通訊的途徑而趁機勒索的一種方式,“郵票”面值5和1C已超出了當時的平信郵資。這樣的說法比較的不符合歷史,當時也是那麼多的人質,你壟斷能夠壟斷幾分錢啊,況且克勞斯是用國際紅十字會的名義去的,當然是不會為這點小錢而坐壟斷什麼了。
第三種看法認為,“土匪郵票”是孫美瑤為使家屬儘早接到人質的來信以便迅速交納贖金而委託克勞氏印製的。這樣的看法更扯淡了,英文孫美瑤都未必能夠看的懂,更何況是印製郵票啊,再說了,這郵票比撕票的威力更大嗎?
第四種看法認為,“土匪郵票”是克勞氏為逃避軍閥政府檢查洋人信件而印製的,因為按照國際慣例,貼有“郵票”的信件是不能隨意檢查的。
這一點倒是有可能,洋人在當時總上古高人一等的嘛。
其實,陳星一向認為,這土匪郵票不能夠算是正式的郵票。
正式的郵票是什麼,正式的郵票有三點,一個是當地的最高行政長官授權,這一點克勞斯顯然沒有得到北洋政府的授權,北洋政府再缺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