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4頁)

“神宗尤愛其文,宮中讀之,膳進忘食,稱為天下奇才”。蘇軾如此高才,名聲又如此之大,先後驚動了兩位皇帝,為什麼一生不受重用,而且屢受打擊?這有兩個原因,一是主觀原因,他做人太天真了,太直率了。他年輕的時候,一直處於順境之中,所以說話做事,略無顧忌,想說就說,當做就做,心胸坦蕩,以誠待人。他認為“作文當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雖嘻笑怒罵之詞,皆可書而誦之”。他作文是這樣,做人也是這樣,嘻笑怒罵,出乎真情。對人說真話,訴真情,情真意切,毫無保留,完全不知道人情險惡。《東坡事類》一書中說:蘇東坡對什麼人都願意交往,曾經說自己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街頭叫化子。他的弟弟蘇轍勸他擇人而交,他說從我看來,天下沒有一個不好的人!請看這是何等樂觀,何等真誠!他在抒懷言志的時候,說自己“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認為幫助皇帝把國家治好是一件不在話下的事情,既不害怕別人說他吹牛,也不擔心別人對他忌刻。他認為天下無壞人,對人從不設防,因此遇到飛來橫禍的時候,毫無思想準備,束手無策。以後他在逆境中泰然處之,從文學創作中自尋樂趣,寫出許多發自真情、橫絕千古的詩文。他到死都是一個十分天真的人。

還有一個原因是客觀原因,那就是他遇上了北宋這一場變法運動。按照俗人的說法,他的受打擊是自找的。當時雖有###舊黨之爭,雙方都並不以他為物件。他如果世故一點,利用兩者之間的矛盾,對雙方討好,那就不僅不會倒黴

,還能做到位極人臣,終生富貴,因為他本來就具備這樣的條件。當然,如果他肯這樣做,他就不是蘇東坡了。他當時用全部精力去探討變法的得失。不管新法舊法,凡於國於民不利的他就毫不客氣地指責。###上臺的時候,他指出某些新法過猶不及,於民不利;舊黨上臺的時候,他又反對全廢新法,主張擇善而從。這樣,兩邊的人都對他不滿,他成了耗子鑽風箱兩頭受氣的大傻瓜。他成天所想的,是如何有利於國,有利於民,想到了就要說,如鯁

變法是一場大悲劇(8)

在喉,不吐不快,說了得罪人也在所不惜。他就是沒有想到如何有利於自己,更沒有想到這樣做下去自己早晚會倒黴。他的聰明在於能夠看出變法的種種利弊,如果他沒有這個聰明,看不出問題,就是想說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他看出來了,說出來了,問題也來了。問題就是1079年的“烏臺詩案”(烏臺是御史臺的別稱,烏臺詩案就是由御史臺處理的詩案),也就是###中的一些小人在蘇東坡所寫的詩句中雞蛋裡找骨頭,然後策動御史臺上表彈劾,說他“攻擊朝政”。

對於在別人的文字中抓辮子、戴帽子、打棍子這一套手法,我們都見識過,並不覺得生疏。原來抓辮子這門技術還是宋代###中的小人發明的。

蘇軾有詩“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他們就說,這是反對“農田水利法”,譏刺興修水利之難以成功。

蘇軾有詩“豈是聞韶解忘味,而來三月食無鹽”,他們就說,這是譏刺“鹽法”行之太急,過猶不及。

總之,他們把蘇軾的詩揣摩過來,揣摩過去,不在其中找出毛病來,絕不甘休。最後,蘇軾的詩幾乎成了“諷刺新法”、“攻擊朝廷”的大毒草。還有更厲害的一手,是一口咬定蘇東坡《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一詩中的兩句話“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是在攻擊“當今皇上”。他們上書給神宗說:“陛下飛龍在天,軾以為不知己,而求地下之蟄龍,非不臣而何?”曾經稱讚過蘇軾為“天下奇才”的宋神宗對於這樣的誣陷也不耐煩了,就反駁說:“詩人之詞,安可如此論?彼自吟檜,何預朕事!”足見神宗並不糊塗。他這樣的反駁,

最新小說: 天道遊戲之最強玩家 網遊:我!唯一內測玩家 全民轉職:開局散人,技能超進化 非酋在荒野求生遊戲成為一方大佬 煉器師弱?起手傳說級外骨骼裝甲 修仙遊戲反饋,我打造無敵宗門! NBA:生涯報銷?開局三分必中 王者,我,射手路的大爹 彈丸論破:黑幕遊戲 王者:我,KPL對抗路新神 全民求生:沙漠開局,種出個帝國 全球求生:從惡魔開始百倍暴擊進 系統不讓在蟲族吃軟飯 逗比勇者 王者:開局擊敗銀河戰艦 趣談百家姓 一城煙雨一層紗 主業抓鬼,副業找個霸總談戀愛? 足球,我們的理想 智慧的明燈與心靈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