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煥雍出主意道:“陛下優待士卒家屬,第一批遷徙過來的三千多人,每戶都有朝廷贈與的糧食,
家屬自己也帶來了存糧。跟士兵及家屬說說,讓他們把糧食借出來,等朝廷補給軍糧之後再還。
李定國點頭道:“此計可行。”
如果放在明末,別說向士兵開口借糧,就算有這方面的傳言,全軍上下都得怨氣叢生,甚至有可能直接爆發兵變。
而大同朝廷,無論官府還是軍隊,一向都信譽非常良好。
說是借,就是借,絕對不可能賴賬。
如今,官員的俸祿都是支付官票,軍人的軍餉都是支付軍票,兩種票據都可就近去大同銀行兌現。源於朝廷極高的信用度,官員和將士都有了儲存票據的習慣,不像剛開始那樣拿到票據就去兌也正因如此,面對連年天災,趙瀚還能不斷出兵打仗,且不加重對百姓的盤剝。
要知道,河南和山東兩省,由於被破壞得太嚴重,所有土地都只收一半田賦,要到明年才恢復徵收足額田賦。而北平府、河北、山西、陝西、遼寧、雲南、貴州,這些地方的很多府縣,同樣處於田賦減免狀態。
特別是河北、陝西、山西、遼寧、北平府,田賦全免政策,還會持續好幾年!
就連冒闢疆這種在野士子,看不慣趙瀚強奪地主田產的政策,也曾忍不住感慨:“自古帝王之仁政,未有如當朝者,農夫何其幸也。
安南鄭氏,300萬人口,就能養五萬多常備軍(其中三分之一的土地,用於供養宗室和勳貴,官員、士子和士兵還不納稅)。安南阮氏,100萬人口,能養兩萬多常備軍。安南莫氏,10萬人口,能養八千常備軍。
而趙瀚9000萬人口,卻只養著二十萬軍隊,還常常感慨軍糧不夠。就是因為大量的省份,田賦或者減半,或者乾脆不徵,還得撥發錢糧賑災,並且持續耗費錢糧搞移民。
錢煥雍繼續說:“在用軍糧賑濟漢民和土著的同時,讓軍中的宣教官,暫時充當地方官吏,先把這裡的官府架子搭起來。特別是土著,聽說周邊有200多個部落,大部落數千人小部落僅一兩百人。可請當地漢民做通事嚮導,
一邊進山給土著發糧賑濟,一邊宣講政策建立村鎮。村鎮長官,都讓本地人擔任,避免引發矛盾。如此,不等把敵軍城堡圍下來,此地百姓就盡為我所用!
“好,這事你來辦。”李定國打仗很厲害,但治民一般般。
剛打下來的地方,自動視為軍管區域,軍隊可以臨時性任命官吏,直到朝廷做出相應指示才停止。
數日之後,萬邦彥帶著臺灣艦隊殺來,遊弋封鎖熱蘭遮城附近海域。他們不敢挨太近,熱蘭遮城每座稜堡,都配備12門城防炮,總計有火炮近百門,可以從各個角度轟擊海面。
同樣的,荷蘭人的戰艦,也不敢駛出港口。
四艘荷蘭戰艦,其中一艘到巴達維亞搬救兵去了。剩下三艘,不敢跟大同海軍的三十多艘硬剛。
在封鎖海域之後,就開始往赤嵌城運糧。每次都掐著漲潮時間,藉助潮水在鹿耳門登陸,源源不斷的將糧食運來接濟漢民和土著。
至於士兵和家屬,在大陸運來軍糧補給之前,今年都得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
但這種付出是值得的,而且立竿見影。
臺南的漢人和土著,被荷蘭盤剝日盛。大同軍來了,就算只是宣佈今年免稅,他們一個個都會感激涕零,更何況居然還送糧食救濟。
附近的土著首領們,自發聚集到一起開會,然後結伴前來感謝。
他們在李自成面前,呼啦啦跪了一地莫那已經乾死荷蘭人扶持的首領,自己做了麻豆社族長。他跪在最面前,用漢話說道:“將軍是我們的大恩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