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在原來輕裝備為主的基礎上,補充了不少輕重機槍和擲彈筒、迫擊炮,火力與原來相比大大的加強了。
現在的這支鐵路警護部隊,全軍上下除了清一色的三八式步槍、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之外,每個中隊還配備有九二式重機槍和擲彈筒。為了增強這些鐵路警護隊的機動性,還配備了為數不少的騎兵中隊。關東軍甚至還在卡車數量並不充足的情況之下,給他們每個中隊都配備了幾輛的卡車。
陶賴昭是中長鐵路新京以北的重要戰略要點,其境內的松花江鐵路大橋更是關東軍戰時交通的大動脈。一旦陶賴昭鐵路橋出現什麼意外,也就意味著整個關東軍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中長鐵路,將會徹底的中斷。到時候新京以北各個師團急需的補給,也將全部中斷。
對於中長鐵路線,尤其是各個鐵路橋的安全,關東軍可謂極其重視。雖然因為形勢緊張,沒有調集主力部隊擔任守備。但是卻在三岔河至陶賴昭一線,短短的不到二十公里範圍之內,集中了所謂鐵路警護部隊的一個團,分散在陶賴昭至三岔河鐵路沿線的幾個要點上。
雖說在三岔河一線,被殲滅了幾個中隊,但該團的主力,大部分的兵力還在分佈在三岔河以南至德惠的鐵路線上。單單在陶賴昭的松花江鐵路橋兩側除了部分的高射炮兵之外,僅兩側的橋頭堡就各有一箇中隊佈防。
而為了隨時可以增援松花江北,陶賴昭以南的德惠境內還放有一列裝甲列車。以便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快速增援出現危險的地帶。而鐵路警護軍吉林旅長有馬虎雄就親自在這列裝甲列車上指揮。
新京以北的各條鐵路線,被關東軍守備的可謂是密不透風。在關東軍看來,對方再想與去年一樣,利用關東軍主力都在前方激戰的時候,派出小股部隊對自己鐵路線襲擾,根本就不可能。
鐵路沿線部署的大量已經換血的鐵路警護部隊,利用鐵路沿線早先修建的各種工事,可以有效的對抗抗聯小股部隊的進攻。只要每個據點能將他們的襲擾、破壞行動拖延住,周邊其他部隊可以快速的增援。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次抗聯來的可不是小股部隊,而是整整一個加強團。而且是攜帶了可以有效的對付他們那些沿著鐵路線修建的大量鋼筋混凝土工事的輕便直瞄火炮的一個加強團。
關東軍總部維持鐵路線安全的這個辦法,雖然不能說徹底的落空了,但並沒有起到他們希望能夠起到的作用。那些換完血的鐵路警護部隊,雖然比原來由滿洲人組成的老部隊可靠的多,在戰鬥之中也完全的多。但對手的火力,也與去年相比有了極大的提高。
而且這些原來在日本本土、朝鮮,以及滿洲各地任警察所長或是副署長,或是已經退役計程車官改任軍官的傢伙再怎麼說,也畢竟不是正規的軍人出身。意志雖說比偽滿軍官要頑強的多,但與真正的日軍相比,還是相差的太多。
在依託有利工事的情況之下,這些人會給眼下的抗聯帶來一定的麻煩。但是要是他們賴以存身的烏龜殼被砸碎後,其抵抗意志下降的很快。尤其是那些現在拖家帶口,很重視自己生命的非正規日軍出身的日籍指揮官,要想讓他們去出死力那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這些人在戰場上的實際表現,還不如那些多少想混一個前程的朝鮮籍的軍官,以及那些知道自己落到抗聯手中基本沒有活下去可能的由抗聯叛徒、血債過多的滿洲籍官員,在戰場上抵抗的頑強。
曹輝帶領的從新安出發的一營、三營,剛剛抵達新源就與駐守在這裡的偽滿軍鐵路警護總隊的一箇中隊遭遇。兩軍一交手,原本對於這些偽滿軍警系統部隊的戰鬥力並不是十分看上眼。現在還不知道眼前的這個偽滿鐵路警護部隊,早已經與原來大不相同的一營長,立馬就感覺出了不對。
這些之前打游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