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星馳,我真是小看了你,不過你講故事這麼厲害也是沒用。動漫產業,我們大倭國比你們華夏強上百倍,哪怕是美帝,比起我們大倭國來也是遜色三分,而你們華夏,更是我大倭國動漫的傾銷地,你們的年輕一代,啊,甚至包括趙星馳先生你自己,都是接受著我們的文化長大的,哈哈哈哈……”
“神筆馬良”的故事一出來,接下來的交流就沒有必要在進行下去了,誰都看得出來,趙星馳一個人就可以把倭國的來人全部挑翻在地。
“神筆馬良”的故事看上去很簡單,就是善良的小吊絲馬良得到了一支神筆,可以將畫出來的任何東西具現化,也即畫什麼,什麼東西就可以拿到現實生活中來。於是,馬良牛逼了,他改善自己的生活,同事幫助窮人致富,然後教訓壞人,走上了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的大俠之路。最後,馬良將貪心不足的皇帝畫到了船上,然後沉入海底,就消失了。
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都可以看見,馬良是擁有智慧的,更擁有一顆正義、勇敢的心!
趙星馳原以為小川周被他連續兩次完爆,會惱羞成怒繼續和他糾纏,沒想到小川周非常的乖覺,不和他爭辯,只在離去之時在他耳邊說出了這樣一番話,用的還是華夏的普通話說出來的,他都聽得懂,甚至聽不出半點異樣的口音。
小川周把話說完,大笑著和其它同伴一起離去。
趙星馳心下一怒,但最後只能默然。
有了缺點,不是無視它,不是遮掩它,更不是畏之如虎。而是正視它,然後解決它,這才是做人做事的態度。
小川周剛才的話說的不錯,在動漫產業。華夏的確比倭國弱爆了!
儘管差距沒有百倍這麼誇張。儘管華夏這些年的動漫產業有興盛的傾向,但比起倭國已經形成了成熟動漫產業鏈的情況。還是差了很多。
兒童文學,包括兒童小說、兒童詩歌、童話、寓言、散文、曲藝、喜劇、影視、科學文藝等等。
在科技不發達的過去,兒童文學的主要載體是小說、童話寓言、詩歌這些。
但是在現在,兒童文學的最重要載體卻是影視。沒有之一!
哪怕是電子書,也漸漸的越來越不適應發展了。
寓教於樂才是主流的追求!
在這一點上,首推影視,分別是電影和電視,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電視,載體是動畫!
動漫,一個是“動”。動畫;一個是“漫”,漫畫。
別看“動畫”幼稚,低齡,不起眼。說起來很讓人不屑,但只要想象一下,華夏播放的動畫都是倭國製作的動畫,這種情形是何等的可怕?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不是開玩笑的,這屬於意識形態領域,你不去佔領,別人就要佔領,等到別人佔領了,將娃娃們的意識形態佔據了,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就會和倭國相同,到那個時候,他們是華夏人還是倭國人?
要知道,華夏有很多民族,之所以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並且延續五千多年傳承不滅,並不是靠膚色的認同,也不是靠血統的認同,而是靠文化的認同。只要學習了認可了華夏的文化,那你就是一個華夏人,如果不是,就算你有華夏人的血脈和膚色,那你也不是一個華夏人,而是一個“異族”。
所以海外那些從出生開始就接受其他國家文化的華裔,已經不是華夏人了,他的思維都華夏人不一樣,所以華夏國內那些抱有期待的人可以醒醒了,別一廂情願。
趙星馳想到了前世那些“哈日”的人,想到了前世的彎彎,他們就是因為深受日本文化影響,所以才在情感上、思維方式、三觀上,都比較認同日本,反而不屑於大陸。
在土星上,倭國和前世的日本相差不大,公認的動漫王國是“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