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卷完全展開,陸飛驚歎不已。
這幅《八拜之交縱將近六十公分,橫向超過五米,是一幅超大畫作。
八組畫面的人物場景,刻畫的栩栩如生。
所有技法運用的登峰造極爐火純青。
再加上十幾方賞印和李白親筆題詩,這幅畫的價值難以估量。
然而,最牛逼的還不是這些。
看到作者卷尾題款“長庚居士”這四個字,陸飛這才徹底放心。
長庚居士是誰?
這人可太了不起了。
現代收藏界,給古代畫師做了一個實力排名。
排在第三位的是王維。
排在第二位的是畫聖吳道子。
而這人力壓兩位大佬,被共推為古代第一畫師。
這就是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
顧愷之,字長康,小字虎頭,漢族,晉陵無錫人。
顧愷之曾為桓溫及殷仲堪的參軍,義熙年間,初任通直散騎常侍。
顧愷之擅詩詞文賦,尤精繪畫。
擅肖像、歷史人物、道釋、禽獸、山水等題材。
畫人物主張傳神,重視點睛,注意描繪生理細節,表現人物神情,畫裴楷像,頰上添三毫,頓覺神采煥發。
善於利用環境描繪來表現人物的志趣風度。
畫謝鯤像於巖壑中,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志趣。
其畫人物衣紋用高古遊絲描,線條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春雲浮空,流水行地,自然流暢。
顧愷之的作品,據唐宋人的記載,除了一些政治上的名人肖像以外,也畫有一些佛教的影象,這是當時流行的一部分題材。
另外還有飛禽走獸,這種題材和漢代的繪畫有聯絡。
他也畫了一些神仙的影象,因為那也是當時流行的信仰。
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畫了不少名士們的肖像。
這就改變了漢代以宣揚禮教為主的風氣,而反映了觀察人物的新的方法和藝術表現的新的目的。
這表示繪畫藝術視野的擴大;從而為人物畫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現人的性格和精神特點。
在顧愷之的著作言論中,我們見到他反覆強調描寫人的神情和精神狀態。
顧愷之和陸探微、張僧繇是南北朝時期的三位最重要畫家,代表了漢代美術得到迅速發展和成熟的人物畫藝術。
唐代張懷瓘對顧愷之給予了高度評價:"張僧繇得其肉,陸探微得其骨,顧愷之得其神。"
不光是現代收藏界,古往今來,顧愷之在收藏界的名氣都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這人一生作品不少,以人物肖像居多。
但遺憾的是,卻沒有一幅真跡流傳下來。
別看沒有真跡,但掛羊頭賣狗肉的臨摹作品照樣價值連城。
顧愷之根據曹植的《洛神賦創作的《洛神賦圖,後世無數人進行臨摹。
到目前為止,唐宋元各個版本一共存世八幅,分散在神州英國島國和米國。
別看這麼多臨摹作品,但絲毫不影響《洛神賦圖的價值。
06年,英國一位收藏家透過蘇富比拍賣宋版臨摹《洛神賦圖。
經過幾十手的叫價,最終成交價高達三億七千萬刀,被島國大德博物館拿下。
另外七幅均是各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雖然不可能出售,但價值只會比06年這幅高,絕不會便宜。
而另一幅作品《女史箴圖就更牛逼了。
現存的《女史箴圖有兩種,一種是唐朝臨摹版本,一共十二段。
其中三段下落不明,另外九段早年藏於頤和園。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