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翹。”
“錠面微凹,且有由外及裡的絲紋,一般錠面要比底面大些,束腰較寬。”
“明代銀錠比起宋元時期來,顯得短粗,所以,看上去相當厚。”
“束腰處的弧度縮小,兩端雙翅上翹,弧線增長。”
“明代的銀錠形制與清代民國的幾乎沒有什麼兩樣。”
“還有一個最大的特徵,宋元事情銀錠氣泡較大,這個是最容易區分的特徵。”
“你再看看你這一錠,先不說它是不是銀子,單說品相就是明清時期的樣式。”
“再說銘文。”
“鹽判、店戶、使司等等,這是典型金代銀錠的銘文,怎麼可能出現在宋代?”
“綜合這些特徵,你這個明顯一眼假啊!”
“哈哈哈......”
陸飛說完,那哥們兒撓撓頭尷尬的坐了下去,引來全場鬨堂大笑。
接下來那些俗不可耐的問題不見了,但卻成了鑑寶大會。
得到提問機會的學生們,不是讓陸飛看物件兒,就是交流撿漏心得。
就這樣過去兩個小時,陸飛停止了點名。
喝了口水,環規全場表情突然嚴肅起來。
放下水杯,陸飛直直的看了大家半分鐘,這才開口說道。
“大家問了這麼多,下面該我問問大家了。”
“那個王一凡同學你起來一下。”
“我問問你,你當初報考考古專業的初衷是什麼?”陸飛問道。
“興趣!”王一凡說道。
“你今年讀大幾?”
“大三了!”
“很好!”
“那我再問你,大學這三年時間,你對考古專業瞭解多少?”陸飛問道。
“這......”
“我問的再直接一點,你知道學習這個專業,畢業後將面臨什麼樣的工作嗎?”陸飛問道。
“當然知道!”
“考古系畢業之後,當然是從事考古事業啊!”
“請坐!”
“王一凡同學說的不錯,我們考古專業的畢業生,將來要面臨的就是考古事業。”
“考古是什麼?”
“考古就是對古遺址,古遺物,古遺蹟,古文明的尋找挖掘和研究。”
“根據研究成果,斷定那個時代的文明與歷史。”
“這是一個光榮而又任重道遠的工作。”
“但是!”
“我們交流的兩個多小時中,竟然沒有一個人問過我關於考古的任何事情。”
“一丁點兒都沒有。”
“之前問的都是錢,資產,物質,物慾。”
“後來提出的問題都是如何賺錢,如何快速的賺錢,如何撿漏贏取暴利。”
“同學們,這是我們考古人的初衷嗎?”
“恕我直言!”
“你們想的都是什麼啊?”
“你們大家的心中,除了錢和慾望,還有什麼?”
“既然你們這麼崇拜金錢,為什麼不去報考金融系?”
“問你們的初衷,你們的回答是興趣。”
“那麼請你們捫心自問一下,你們的興趣是金錢物慾,還是考古事業?”
“神州考古人十萬餘眾。”
“這些人若都是貪念金錢和物慾,考古工作如何進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