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的不滿。
桓範哈哈一笑道:“文聘將軍地確是快人快語,不過有一點文聘將軍說錯了,戰場上的勝勝負負其實並非男兒可以真正值得誇獎的功業。我家主上有一句話說得好,‘一將功成萬骨枯’,也許掌握別人命運的感覺的確很醉人,但是要人活命豈非比要人死亡更有成就感?若是為國家開疆拓土,自然是另當別論,可是同為華夏子民,居然手足相殘到這許多時候,實在是不值得誇耀,所以我桓範今天實在是沒有絲毫驕傲的意味,若是有可能有,我桓範更希望做一方的父母官,那樣對百姓的安居樂業不有巨大的作用,若是隻是一味的殺傷,即便是絕頂軍師那又如何?同量,將軍和我青州作戰,戰敗當然是恥辱,戰勝卻也沒有什麼可驕傲的,殺自己人多算什麼本事?有本事揮軍北上,橫掃草原民族。還大漢一個穩定的江山,那才是英雄所為,天底下有那麼多的青州強敵都把擊敗青州當成是一件快事,甚至孜孜以求打敗我們。沒有人想過我青州軍的目的,若是不早日平叛內亂。又怎有餘力根除草原上來的強敵?青州,和他的敵人考慮的永遠不是同一回事情,在我們的心中,沿髂的這場戰爭只不過是為了打醒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而爭奪不休甚至禍國殃民的世家大族罷了。”太史慈點了點頭,笑道:“這個我當然放心,呵呵,奉孝現在不在這裡,等他來了,諸葛小子那面再收服了孟獲,我們便開始攻打成都”。、
魯容道:“奉孝先生應該不日就可到達;雖然奉孝先生為人謹慎,生怕我軍新佔領的地方有一絲一毫的紕漏,但是我軍十萬兵民進入到益後已經基本上解決了後方不穩定的可能性,這些兵民民,可生產又可戰鬥,有他們在後方自然可令主上放心。”頓了一頓;桓範淡然道:〃至於文聘將軍的性命;我是不忍心殺掉的。文聘將軍何去何從其實都在文聘將軍自己;文聘將軍不過是一員武將。在我桓範地眼中;文聘將軍只是一把利刃;對天下大事改變不了什麼;若是文聘將軍楊要離開;那也可以;不過最好不要回荊州去;荊州北部的丟失需要一個承擔責任的人;這個人不會是孫靜;更不會是死了的孫河;到最後只有文聘將軍;即便是孫河飛揚跋扈;那也是文聘將軍你管教無方;回到荊州只怕有得氣受;最後只怕會英雄無用武這地。用將軍來消弭孫權公子和孫羽公子這間地裂痕;倒也是值得的;若是那樣;文聘將軍這把利刃再鋒利對我青州又有何影響?〃文聘聞言心中一動,桓範的話說到他的心裡去了,他留下來斷後其實就是想要一死來封住別人的嘴,也算是對的起荊州了,可是現在青州軍現在根本不準備要他的性命,令他倒有點不知所措了,總不能去自殺吧?回荊州,命運大概和桓範說的一般無二,若是不回去,這一輩子只怕只能老於山林,可是正如桓範所說,自己是一把利刃,既然是大好男兒,又怎會真的甘心過一輩子碌碌無味的生活?桓範看著文聘漸漸緩和地臉色,知道火候差不多了,欣然一笑道:“為人忠誠當然是件好事情,但是做人一定要記住我們最應該忠誠的是天下地大道,而並非是對某一個人效忠,因為大道不會錯,人卻會錯,孟子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時至今日,文聘將軍不會認為大道還在荊州一面吧?新‘五德始終說’要闡明的就是天下的大道,青州的一切也都是圍繞著這學說而進行的,至於荊州,時至今日,做事情還要看世家大族的臉色,犧牲的是荊州的俊才,謀求的是個人的利益,將軍不要執迷不悟了,有用隻身不應該作無謂的犧牲,還是加入我青州還天下一個太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