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肯信你麼?
於是乎,楊士奇便乾耗著,反正朝廷不請他回去,他也就不走,黃淮等人早就忘記他了,內閣的人終究不希望有個學士回來,雖說明知道這傢伙兔子尾巴長不了,可是回了京,終究是有些噁心,索性就當他不存在,至於天子,早就懷疑這傢伙和郝家眉來眼去,如今不想多事,自然也就將他拋之腦後,索性懶得理他。
孤家寡人的楊士奇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危機,最失敗的是,不是他成了別人的眼中釘,也不在於他處於什麼劣勢,而是他被人遺棄了,對於一個有理想的政治家來說,最痛苦的只怕莫過於如此,他們可以力挽狂瀾,可以臥薪嚐膽,偏偏受不得被天下人忽視。(未完待續……)
第七百七十二章:最美好的前途
楊士奇覺得自己理應來桂林碰碰運氣,他如今是掛著學士銜的閒雲野鶴,朝廷不理他,郝家管不著,天不管地不收,想做什麼,自然隨他。
除了楊士奇,還有夏元吉,夏元吉此次是郝風樓特意請來的,這位已然一躍成為諒山骨幹,並且手握上千萬紋銀出入的原戶部尚書,現如今春風得意,即便是在戶部的時候,他所能掌握的開支進項也不過數百萬而已,而如今,可能大筆一揮,一個計劃制定出來,就是金山銀山往裡頭填,不只如此,鐵路的修建、養護、運營也是需要人手,單單這個,夏元吉可以隨時調動的就有十幾萬人,案牘之樂,其成就其實不在於官位多少,對於貪官汙吏來說,是有多大的權柄能調動多少錢糧,而對夏元吉來說,卻是能做多少事,他愈發的感覺到,自己所做的事將會改變什麼,正因為如此,他若是一開始還只是勉強來辦這件事,而現如今卻已是撲上了全部的身心。
身為前夏部堂如今無論出席在何種場合,口裡唸叨的都是運營、養護之類的話語,不知多少供應商人看他的眼色,偏生這位大人是出了名的剛正不阿,每年鐵路局收購大量的耗材,從木料到鋼鐵,都是幾百萬兩紋銀的進出,他卻絕不肯從中貪墨一文,對這鋼材的質量,他是極為上心的,凡是效驗不合格的,都毫不猶豫的打回去,便是郝家自己的鋼廠也不客氣,一開始。大家覺得此人難以接近,可是後來。許多人卻喜歡上了他,願意和他打交道。因為只要摸清了他的脾氣,大家便都知道,只要你按著夏大人的規矩來辦,不偷工減料,也不敷衍其事,不觸及到夏大人的紅線,這買賣就有油水。
夏元吉如今成為了風向標一樣的人物,他一離開諒山前往桂林,頓時諒山的許多鋼材和木料迎來了新一輪的暴漲。
這時候。傻子都明白,郝家可能會把鐵路的主意打到桂林去了,今年除了規劃中的鐵路之外,只怕又有一條鐵路要規劃,不只是如此,便是連火藥的價格也猛漲了不少,因為那桂林至諒山的道路多山,開山炸石,火藥必不可少。再加上到時候少不了要徵用大量勞力,這諒山的行情已是開始看漲了。
單說人力的價格就已是廣西的五倍以上,同樣一個店夥計,收入差距極大。當然,相較於諒山,廣西的物價要低了許多。可是正因為源源不斷的生產擴大,這便給了人許多的機會。比如一個小店夥計,若是在廣西。這一輩子怕也只有夥計的命了,可是在諒山不同,今日你是夥計,可是店家的買賣卻是要擴大的,店家打算再開幾家分店,又或者要擴大店面的規模,那麼除了要招募新的人力之外,從前的那些老人,只要不是實在討人嫌,或是平時總是偷懶,大多數會被升任為掌櫃、主事。
這種機遇,對於許多人來說,才是致命的吸引,也正因為如此,在諒山,同樣的店夥,往往是滿帶殷勤,因為對他們來說,這些付出遲早會得到回報,而在廣西,卻總是東家或者掌櫃罵罵咧咧的被呼喝著去做事。
這個世上沒有人不想偷懶,只是當有了上進的機會,便能教所有人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