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捷報,還不知要樂成什麼樣子,陛下……心氣兒高,要的便是這文治武功,如今這赫赫武功,既是郝風樓的,也是天子的,這郝風樓怕又要在進一步了吧。”
金忠眼眸微眯成一條縫,似乎是領會了什麼,突然道:“再進一步是什麼?”
解縉笑了:“再進一步,那就不是人臣了,倒是還有一個法子,這暹羅國既然已經沒了,朝廷眼下,還不知如何處置,依陛下對交趾的手段,怕是又要闢為郡縣了,可是那兒,終究是太過遙遠,莫不是,又要讓郝家來世鎮吧,話又說出來,不是郝家,這西洋之事,還真未必鎮得住,嗯,對了,這裡還有一些暹羅國的奏書,有個叫吾泰的,便帶著許多人上書,說請天子立暹羅國王,似有請郝風樓當國的意思,金部堂,你怎麼看?”
這事兒其實還有一層意思,卻是那吾泰那些人,確實是寫好了奏書,想請立郝風樓為國王,而立郝風樓為國王,倒不是這些人溜鬚拍馬,而是吾泰這些人無路可走,想想看,那暹羅王,可是吾泰為首的一批人弒殺的,無論是任何理由,他們終究是弒君,將來無論是大明扶立誰為國王,他們這些二臣,能有好下場麼?唯有這郝風樓,吾泰等人反正已經事了二主,總比再事一主要強,他們現在最怕的,倒不是郝風樓這等外來人,反而是怕暹羅人當政,因為外來人當國,終究還是需要他們這些人來維持大局,甚至還要倚重一些,可若是暹羅人,那麼接下來就免不了要剷除異己了。
正是因為這個考量,吾泰聯絡了一批人上了奏,之所以沒有經過郝風樓,一方面是郝風樓已帶兵去剷除裡泰的族人,另一方面,他們也曉得漢人的規矩,喜歡惺惺作態,你明著去問他,他反倒怒目而視,倒不是索性直接給那位郝大人來個驚喜。
而這份奏書,是在解縉看過了捷報之後發現的,他覺得有趣,此時特意撿了出來,給金忠看。
金忠接過看了之後,臉色複雜,道:“解公的意思是……”
解縉道:“老夫沒什麼意思,就是想順水推舟,給那郝風樓一個驚喜。”
……………………………………………………………………………………………………………………
第二章送到,求點月票。(未完待續……)
第六百七十五章:龍顏大悅
內閣收到訊息的同時,同時也驚動了周宅。
這周力帆今日推說身體不適,在家中養病。
過不多時,就有人前來拜謁了。
其中一個,便是名滿天下的陳夫子,陳夫子被詔入京師,在翰林擔任編修一職。
看上去,這位在閩粵、川貴等地大名鼎鼎的陳夫子,門生子弟多達的陳學開創者職位卑微,可翰林清貴,而且政治意義非比尋常,比如現在朝廷正在編書,陳夫子就有份,而他所校對的書,絕大多數,都是陳學的經典。
這就意味著,陳學已經可以登堂入室,正式與理學同為國學之列了。
當然,宮中倚重是一回事,在這金陵,終究是理學天下,陳夫子入京,可謂舉步維艱,處處遭人奚落白眼,更有甚者,指著鼻子痛罵的狂生也是不少,在翰林院裡,陳夫子早已被而你孤立,那些個清貴同僚,對他一向是敬而遠之。
此等尷尬的局面,並沒有讓陳夫子灰心,短短四五年不到,他就一舉開創了新學,並且有了與理學叫板的資本,這點挫折,又算什麼?
在入京之前,陳夫子是有所準備的,情況並不比他想象中更糟糕,而他入京的目的,既是要以陳學的面目位列廟堂,成為一杆旗幟,另一方面,也有藉機在京師站穩腳跟,為陳學的興起充足準備的心思。
雖然艱難,在這金陵。也沒有陳學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