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書省由岑文字擔任中書令。
軍隊仍然設定總參謀部,李靖任總參謀長、李孝恭、侯君集、李績、蘇定方和尉遲恭任副總參謀長。
李孝恭兼任軍事學院院長,侯君集兼任吏部尚書和副總參謀長。
程咬金擔任武警司令。
李旦繼續擔任工業部長,現在是一級部部長了,正一品下。封為淮安縣公。
杜荷擔任總參謀部特種兵部部長,兼任飛虎軍司令,從一品上。封為徐水縣公。
他們是大唐最年輕的公爺。
尉遲寶琪繼續擔任飛虎軍副司令,正三品上。
李治擔任總參謀部海軍部長兼任海軍研究所所長。
程處默繼續擔任海軍司令。
唯一可惜的,就是房玄齡。
房玄齡是個能臣,也是個良臣,他的一生,為大唐貞觀盛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可惜的是,最關鍵的時刻,他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
為了安撫所有支援自己的人,李儘管捨不得,但是也只能安排房玄齡退休。後來,又任命他為皇帝資政(顧問),長孫無忌也做了同樣的安排。
朝堂上,無論是老臣和新提拔的重臣,都是原先的支持者,李在朝堂上的掌控力,遠遠高於原先李世民對於朝堂的掌控力。
大唐朝堂上團結一心,減少了內耗,為繼續發展貞觀盛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李決心打造一個強大的繁榮的大唐,但是,具體的目標他也不十分清楚。
他琢磨了半天,想到了一個辦法,俗話說,一人計短,眾人智長,要打造一個什麼樣的大唐?要確立一個什麼樣的目標?
這個目標應該是,能夠得到大多數人認同的目標,因此他決定,將這個目標交給大家來討論。
他首先想到,是要讓大臣們提出建議,後來才想到,這是事關整個大唐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最好能夠讓所有的人都參與進來。
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徵文。
他決定,在長安發起一個,標題為“我心目中的大唐”的徵文活動,從官員到百姓,各行各業,人人都可以參與。
所有的徵文參與者,屬於百姓的,由地方官府進行初審。官員由所屬的各部進行初審。軍人,按照軍隊的體系系統進行初審。
然後匯聚到中書省進行復審,最後,選出10篇徵文,交給政務院稽核。
為了調動長安軍民參與徵文活動的積極性,凡是能夠進入複審的徵文,都給予獎勵,最後選出前三甲,給於重獎。
正月16日,早朝,太極殿。
今天是李登基以後的第一個早朝。
魏徵宣佈了朝廷機構改革和相關的人事任命。
接著宣佈,今後的早朝改為三天一次,參與者為各部門主要首長兩人,每個月舉行一次大朝會。減少了朝會的次數和人數。
李說道:“自從武德元年,高祖建立大唐以來,歷經24年的奮鬥歷程,在大唐全體軍民的努力下,大唐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尤其是在太宗皇帝的領導下,貞觀之治評定內亂、征服四夷、發展民生,取得了漢民族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成就。
朕繼承大統,將和列位臣工一起,領導大唐沿著父輩開創的貞觀之路繼續前進。
如何建設更加繁榮昌盛的大唐,需要列位臣工群策群力,也需要全體大唐軍民的共同努力。
為了更好的樹立一個,能夠激勵人心的、輝煌的、合理的奮鬥目標,朕決定舉辦一次題目為“我心目中的大唐”的徵文活動。
要求,在長安的所有臣民都要參加,大家可以根據每個人心目中的想象,勾勒出一副更加美好的大唐的未來圖景,朝廷從中選優,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