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兩隻環身逾寸,大如海碗,金光閃閃的“伏虎金環”,“噹啷”一錯,錯聲中一式“雙環託日”,直向對著自己頂門砸落的七巧連環飛迎而上。
照說林中逸適才一掌挫敵,顯然內力造詣,及真力之強,均勝藏僧,如今雙方以兵刃相較,“七巧連環”與”伏虎金環”又是相互鎖拿之物,這位護法羅漢怎的仍欲以弱敵強,一開始便作硬拚,豈非取敗因,甚至自行送死?
林中逸見狀生疑,但眉梢略蹙,心頭電轉,便即料出,對方是想用“伏虎金環”與自己的“七巧連環”,相互鎖纏一處,然後“坎宮”方位,或“兌官”方位上的護法羅漢,再趨雙方較力奪取兵刃之際,而對自己驟下毒手!
倘若對方以多為勝,不顧江湖規矩,如此施為自己在彼此強弱不太懸殊的情況以下,定然雙拳難敵四手地,立居劣勢。
林中逸既已洞察對方心意,自然不肯令“七巧連環”與“伏虎金環”互相接觸。他外號“飄萍子”,輕巧造詣極高,半空中吸氣收勢,左掌向橫裡虛推,“七巧連環”再復猛然一帶,便連身翻轉,凌空飄到“坎宮”方位,向另一名護法羅漢,發出一式“秋風卷葉”,攔腰怒掃!
誰知這時藏僧之間,似有默契,“坎宮”方位上的護法羅漢,也自丹田提氣,力貫雙臂,一錯“伏龍金環”,又復硬接林中逸所驀然施展的“秋風卷葉”!
林中逸不由眉頭深蹙,因自己這次已把力量用是,不易再復變式,就在這兵刃一觸,勝負立分的緊急關頭,背後又起風聲,另一對“伏虎金環”照難這位關外大俠,斜肩帶背地怒劈而落!
這一對斜肩下砸“伏虎金環”,正是適才“艮宮”方位上的護法羅漢所用,原來他因自己雙環上升,林中逸凌空變式,遂就勢猛撲“坎宮”,來了一個前後夾擊。
他若仍照原計,“坎”“艮”“兌”三宮聯防,攻彼此應、攻彼此應的穩紮穩打,林中逸確實必處險境,顧慮極多。但如今這一躁進貪功,反而予對方有機可乘。
林中逸耳聽劃空勁風斜肩疾落,心想自己不如索性冒險,倘若能夠將這殘餘三名護法羅漢再行設法除去一名,則便可從容應付,不致難以兼顧地動輒受制。
心中定念,只在一剎那間,林中逸遂任憑“七巧連環”,與對方“伏虎金環”捲纏—處。
但兩般兵刃甫一接觸,林中逸居然撒手丟開“七巧連環”,也不理即將砸到當頭的銳嘯勁風,卻以一式“雙撞掌”,凝足真力,向那因兵刃捲纏,正在奮力奪取,胸前門戶洞開的護法羅漢,狂推而出!
這名護法羅漢,萬想不到林中逸在這等前後被攻的危急關頭,肯將“七巧連環”出手,自然大驚失色,趕緊也復甩卻與“七巧連環”相互捲纏未開的“伏虎金盃”,凝集“金剛大手印”神功,迎著林中逸劈空雙掌,猛力怒拍!
誰知林中逸臨敵沉穩,深謀早定,竟連這劈空雙掌,也是虛招,掌力才發即攻,身形平塌及地,一式“臥看牽牛”,轉化“金鯉倒穿波”,幾乎貼著那百畝清潭水面,穿出丈許,又復縱回“艮宮”,並順手牽羊,把對方所拋“伏虎金環”,以及自己的“七巧連環”一齊搶回手內。
他這一故弄玄虛,果然害得一名武功不弱,機智欠佳的護法羅漢,又告歸西正果!
原來自“艮宮”方位繳起,凌空倒撲的那位護法羅漢,見自己猛力下砸的“伏虎金環”,距離林中逸頭頂只有尺許,對方仍絲毫無所覺地未加閃避,不由心中狂喜,以為必將一擊成功,不僅加速下砸,並在這對“伏虎金環”上,凝足了十成真力!
“坎宮”方位上那位迫於無奈,撒手丟卻“伏虎金環”,改發“金剛大手印”拒敵的護法羅漢,則因林中逸忽收雙掌,以致“金剛手印”擊空,勁風過處,掃起一片石雨,但身形也被帶得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