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炮的打擊範圍之外,為了應對可能的夜戰和近戰,我認為航空母艦艦隊中需要戰列艦提供掩護。而為了能和航母伴隨作戰,新的戰艦航速必須要快。而且續航力也必須提高,可以支援艦隊長時間高速機動。否則的話,快速艦隊的打擊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雖然德國海軍內部有各種反對意見,但是在舍爾和希佩爾的大力推動下,德國海軍的快速化在艱難的進行著,首先是剩餘的3艘國王級戰列艦開始進行改進,中間的炮塔被移除,被換成新的動力裝置。而省下來的重量將增加高炮、水下防雷突出部和其它一些裝置。同時原有的油煤混燒鍋爐也被重油鍋爐取代,燃料艙也重新進行了佈置。而兩艘久經沙場的俾斯麥級戰列艦也將在國王級改進完之後進入船塢接受相似的改造工作。。…。
舍爾的想法不僅僅在德國海軍內部推廣開來。甚至影響到了奧匈帝國,奧匈帝國在談判中獲得了1萬噸的戰艦噸位。在奧匈帝國海軍部中對於新造戰列艦有兩種想法,一種是建造類似科羅拉多這樣的慢速戰列艦,這種戰艦噸位較低,擁有8到9門16寸重炮,航速較低造價也便宜。而另外一種則是建造類似華夏的天津級戰列艦這樣的快速戰艦。當然價格和噸位會有所上升。而這場爭論最後以德國海軍的介入而結束。
德國表示將按成本價給奧匈提供新式戰艦的動力系統,同時為奧匈帝國海軍提供技術支援,其條件就是建造兩艘純正的裝備9門16寸炮的快速戰列艦。其航速必須在7節以上。而且航程必須達到1節1海里以上的標準。對於這種建議。奧匈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痛快的答應了對方的請求。
搞定奧匈帝國之後,德國又開始和義大利海軍進行聯絡,希望義大利新造戰艦擁有較高的航速和航程。而這一次,義大利的反應讓德國十分的不滿,義大利首先表示作為盟友,義大利有義務保證同盟國在地中海的利益,但是同時希望德國能夠尊重義大利的選擇和利益。。…。
“德國和奧匈帝國獲得了豐饒的東歐,就連土耳其也從高加索和烏克蘭分了一杯羹,而我們呢?我們的利益始終沒有出地中海,既然如此,那麼我們的艦隊為何非要具備超大的航程呢?義大利海軍是為了義大利的國家利益服務的,這是第一位的。建造大航程大航速的戰艦造成的成本問題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德國可以奧匈帝國買單,那麼誰給我們買單呢?”在一次非正式場合中,一名義大利軍官這樣抱怨道。…。
面對義大利海軍的不合作態度,德國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在捨棄義大利後,德國海軍重新將眼光放在了西班牙、土耳其的身上。因為他們噸位稀少,同時主力戰艦都比較新。所以短期不存在更新換代的問題。但是畢竟這些國家需要建造新的輕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艇。這些方面德國同樣沒有放棄,尤其是潛艇。西班牙作為地中海的西大門和可以直接威脅協約國大西洋航線的存在。德國人越俎代庖的幫西班牙規劃和設計了新一代遠洋潛艇。按照德國人的說法。。這種新式潛艇完全可以從西班牙出發到美國近海然後回到地中海再到印度洋轉一圈!當然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其續航力確實十分驚人。甚至於德國人開始設計為遠洋潛艇提供補給的潛艇和補給艦,這種可以攜帶大量燃料和武器的潛艇更進一步的增加了潛艇部隊的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