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北洋其它的戰艦並沒有出現在附近,也就是說短時間內遠東艦隊是安全的。如果能將對方誘至伏擊圈並予以重創的話,那遠東的局面就全變了!。…。
而就在埃森天人交戰的時候,林泰曾的艦隊動了!三艘國王級戰列艦離開編隊向俄國艦隊衝來,而剩下的兩艘PISA型裝甲巡洋艦依然伴隨在運輸船隊前進。
“機會啊!”看著對方的舉動,埃森就差跪下來向上帝禱告了!3打3即使埃森打不過,但是想走沒人攔得住,如果再把偵查艦隊調過來的話,那就是5打3了!既然佔據優勢,再不打的話就太沒天理了!於是俄國艦隊在海上劃了一道優美的弧線。3艘萬噸級戰艦以太子號為首向著遠處的外洋艦隊衝去!
小規模艦隊交戰沒有任何花巧可言。三艘國王級戰列艦緩緩轉動的炮塔瞄準了遠處的敵人,6座巨大的雙聯裝11寸40L主炮緩緩調整著俯仰角。而與之相對的,則是俄國海軍4門12寸40L主炮、6門274MM主炮以及2門10寸主炮。雙方全是炮塔炮,射速相近。主炮火力投射量也基本相近。在遠距離交戰上,雙方的火力更取決於戰鬥人員的素質和火控!
“林提督。趙管帶(趙元傑)表示在讓日本人就近衝攤登陸後他將趕過來支援我們。”一個軍官小聲說道。。…。
“不用太著急,不要把我們的客人嚇跑了。”林泰曾微微一笑。從情報上來看。俄方還有2艘亞速海型裝甲巡洋艦在附近遊弋,如果北洋和外洋5艘裝甲巡洋艦一起壓上來的話,俄國人肯定會選擇撤退。所以北洋的兩艘PISA型裝甲巡洋艦不宜過早趕到,最快也要和俄國人的兩艘亞速海型裝巡同時到達。只有這樣戲才能演下去,不至於一下就嚇跑了俄國人!
此外,林泰曾還有另外的心思,論海戰指揮。他比如楊用霖劉步蟾等人。但是林泰曾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對海軍技術非常有研究。說的更詳細一些那就是對炮術和有研究。從甲午海戰結束後他就開始研究甲午戰爭時期雙方炮術特點和效果。經過多次對比以後他發現,在戰爭結束後被某些人追捧的6寸速射炮和8寸速射炮的效果並不是特別好。對付穹甲巡洋艦的時候堪稱威武,對付老式裝甲巡洋艦也湊合。但是對付新式裝巡的時候就看成悲劇了。較大的裝甲覆蓋面積讓速射炮打出的高爆彈只能在厚重的裝甲上留下一個個凹坑。…。
。…。
而在美西戰爭中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雙方的戰艦用6寸和8寸速射炮丟了半天高爆彈後。速度不減轉進自如。真正能對大型戰艦造成傷害的還是11寸和10寸級別的重炮,甚至在對付美國海軍的那些鐵烏龜時,10寸重炮都不是特別好用。雖說當時雙方沒有使用被帽穿甲彈,但是數百公斤重的炮彈敲在裝甲上後依然會讓裝甲出現震裂或者背板被震碎等各種傷害。也就是說,對於防護完備的主力艦來說,大口徑艦炮一熱鬧要比那些中小口徑艦炮要強,當然了,有個前提是大口徑艦炮的射速不要過分悲劇!
所以在對比了多場海戰的資料後看。林泰曾認為在配備被帽穿甲彈後。。未來的海戰將是在遠距離上用主炮進行攻擊。而不會像甲午戰爭那樣。雙方拼命抵近然後用高爆彈來窒息對手。主炮威力是一個方面,同時還要保證有足夠的數量!但是可惜的是,外洋艦隊的國王號只有4門主炮。雖然威力更大了,但是射速肯定下來了。
為了能在遠距離命中,林泰曾改進了主炮射術,其中最大的改變是兩點。第一,在較射過程中先測向再測距,即火炮較射中第一目標不是讓炮彈儘可能的落到敵艦附近。而是保證炮彈落在火炮泡口和敵艦的連線上。保證方向是對的,然後再調整距離。第二個進步是用作圖法來確定敵艦的航跡,透過不斷的觀測來確定對方的航速和方向,並將跨差記錄在座標紙上畫出。配合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