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於道教歷史方面的那一部分中又僅以《真係為主,所以,後世關於開元、天寶年問的道教史的回憶,就常常是以上清派的歷史為聚焦點的,似乎其他道教流派和人物的活動可以模糊成為背景。不過,如果我們重新回到那個時代去看道教,可以發現,盛唐時代的道教並不只是上清一系的天下,上清一系遠遠沒有到籠罩一切道門的地步.畢竟歷史文獻沒有全部湮滅,不同內容的歷史文獻、不同視角的歷史紀錄、不同層次的歷史書寫,多多少少可以給我們重新建構那個時代的道教面貌提供一些機會,像並非有意識的歷史記載的小說,和未經改寫的碑刻資料,就在不經意中留下了開元時代的道教風景,其中在開元、天寶年間最引人矚目,而且不屬於上清系的道士相當多.
上清派繼承發展《黃庭經的理論,以存神服氣為主要修行方法,輔以誦經、修功德;不重符籙、齋醮與煉丹,貶斥房中術,崇信《大洞真經、《雌一五老寶經、《太上素靈大有妙經,並稱為"道者三奇"。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後聖金闕帝君、太上老君等為最高神,而以魏夫人為開派祖師。代表人物陶弘景。後逐漸與其他道派合流。元代以後歸併於“正一道”是也。
要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