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送厄羅斯大軍出了西域後,我便立刻快馬回京。
記住,回京後,不要衝動。
萬事等為父回京後再做計較!”
……
(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紅翎信使
隆正十九年,八月二十三。
今日,是刑天王千秋之日。
刑天舞干鏚,勐志固常在……
武威大營內,車馬流轉。
無數的物資如流水一般,運進又運出。
從大秦各地趕來的徭役民夫們,也都形色匆匆,面色苦楚。
今年,不是一個好年份。
各地都在鬧災,雖然朝廷英明,從番邦夷國弄來了許多船糧食,解了江南饑荒。
可百姓也多隻能勉強度日。
水災無情,流離失所,已成定局。
而西域又起刀兵,大戰燃起,本就艱難的百姓身上,再加重了一層負擔。
前明有個遼東餉,如今也有一個西域餉。
許多有文化的老爺都在暗裡傳說,朝廷如今在步前明的後塵,怕是沒幾個年頭了。
更有甚者,還言道當今天子,十有八。九要走崇禎爺爺的路子。
東面那座紫禁城後山上有座煤山,而據說神京大明宮皇城後面,也有一座煤山,就是為當今天子準備的……
不過,民夫們卻覺得好像不大一樣。
前明皇朝的遼東餉,搜刮的是本就貧苦的困難老百姓的底子,榨乾了他們的骨頭,逼得他們易子相食,卻不敢動讀書老爺們的荷包。
可如今讀書老爺們整天私下裡咒罵的昏君暴君,雖然也收戰爭餉銀,卻是按照田地畝數來收,而不是按照人頭丁口來說。
如此這般,沒地的佃戶或者有少量土地的百姓們,根本不需要交多少銀子,而那些田廣宅寬的地主鄉紳老爺們,才要多交銀子。
雖說徭役依舊是按丁口來出,可只要不逼著交稅,逼的老百姓賣掉最後一口活命糧,反而還會發下救濟糧食,老百姓就能活下去。
總有條活路,這和前明可不就不同?
民夫們心裡其實還挺感激當今聖上的,沒有朝廷發下的那幾口救命糧,還不知要餓死多少人哩!
就該多收鄉紳老爺們的銀子,他們那麼多銀子,不收他們收誰的?
看著高高在上,從不勞作卻個個富庶的鄉紳老爺們被割肉割的肉疼,民夫們既對朝廷多了敬畏,心裡也舒暢許多。
陛下果然聖明!
逢此明君,如今,民夫們只盼望著西域大戰能早點結束。
他們倒不是覺得西域酷暑難耐,吃不了苦。
能在這樣的災年活下去,吃點苦又算什麼?
他們只是在營地裡聽說,等西域大戰結束,朝廷收回西域後,要招數不清的百姓來此地移民戍邊。
按人口每人分二十畝地,還租借糧種、耕牛、田具。
幫著起屋子,還能再借一年的糧食度過今年。
這些民夫多來自江南、齊魯,一場滔天洪災,將他們的地都淹沒了,為了口活命糧食,還大都將家裡的田地以雞毛價格賤賣給了當地的鄉紳。
如今,他們都是無產者。
與其流離失所,賣。身給鄉紳老爺們當奴僕,不如來西域闖一闖,總也是一條出路。
若是擱在一年前,他們定然不會這般選擇。
因為他們不信朝廷會這般好心,免費租借糧種、租借耕牛田具,還借一年的糧食。
可今年不同,真的不同了。
幾時見過那般仁厚寬待百姓的官府?
當今天子,聖明!
民夫們想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