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並沒有說話,只是靜靜聽著。
董少卿長安又開設了綢緞莊、珠寶店,在渭水河畔建立了糧食週轉和貨物儲存棧,這些都無可厚非。可他最近又開始大量的收購糧食。”
“糧食?”
“是的,董少卿這次敞開收購,很多倉庫均有存貨。”
“想必董少卿發現了什麼商機!”李陶也想不明白董少卿為何會收購糧食。
範長風憂慮道:“這幾年,長安周邊一直風調雨順,均是糧多庫滿,若是把糧食到別的地方,那麼運費、人力等各項費用加在一起,得不償失啊。我實在搞不明白,這個董少卿到底想幹什麼?”
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安首富
“難道他是想透過收購糧食把糧價抬高嗎,可這對有他何益處?”
“阿陶,你的意思是董少卿想把長安附近多餘糧食全部收購,而後會派人四處散步訊息說糧食漲價,從而他手裡的糧食就可以待價而沽?難道你不知道,可是長安與各州的道路四通八達,即使他把長安所有的糧食全部收完,其他各州的糧食也會源源不斷的運到這裡。”
“我看不像,董少卿肯定不會這麼蠢!”說到這裡,李陶笑道:“九郎,我們也別亂猜了,找董少卿一問不就知道了?你若不方便問,我來問他便是了!”
……
夜晚,月光如灑,永和樓的一個雅間內,兩人身影正在交杯換盞。
“董掌櫃,最近生意還順利嗎?”李陶笑吟吟地問道。
“多謝藍田王,生意一要都在按計劃進行,只是……”
“只是在大唐各地設立分號的設想還要再往後拖拖!”
“難道遇到什麼困難了?”李陶皺眉問道。
“主要是長安城內還有一個絆腳石,若連長安都清理不乾淨,後方不穩如何向其他各州滲透?”
“絆腳石?”李陶不解地問道。
“藍田王可聽過王胡風此人?”
“只聽說此人是長安首富,具體的就不知道了!”
“我對此人倒是知這頗深,藍田王可有興趣聽聽?”
“那是自然!”
王胡風是扶風人,十三歲開始經商,白手起家,不到三十歲便成為一方鉅富。
十三歲那年,舅父自安州帶回十幾車當地特產的絲鞋,分送給孩子們。孩子們都爭先恐後去挑選合腳的鞋子。惟獨王胡風挑了一車別人剩下的大號鞋,推到集市上賣掉,換得五百文錢。這是他經商的第一筆收入。
五月初,長安城榆樹果實成熟。滿城飛落。風物的自然更迭。在王胡風的眼中,卻看出了無限商機。伯父家的宗祠在西市之南。內有一大片空地,正好借地生財。王胡風掃得十餘鬥榆錢,拿出賣鞋所得的五百文錢,打造了兩把鐵鏟。開始了他的掘金之路。他拜訪伯父,希望能借住在伯父的宗祠裡溫習功課,自然獲得允准。王胡風每天用那兩把鐵鏟開墾空地,播種榆錢,辛勤灌溉。這個十幾歲的少年,有著成人難及的毅力和勤勞,竟真的培育出千萬株榆樹苗。
頭一年。他砍了十幾捆榆條,以十多文的價格賣給人做柴燒,第二年就賣了二百多捆,盈利翻了幾番。有了收入之後。王胡風沉住氣,耐心地種植榆樹。
五年之後,當年的小樹苗都已長大成材,光是蓋房屋用的椽材就有千餘根,可以造車用的木料更是不計其數。這一年,他剛剛二十歲。
有了資金之後,王胡風採購了原材料和裝置,僱人製作法燭。這是一種用來引火的高效燃料,火力是普通柴薪的一倍。工人按日計酬,簡單分工,流水作業,做成了一萬多條法燭。盛夏時長安多雨,連日大雨令得柴薪價格暴漲且嚴重缺貨。法燭頓時成了搶手貨,全部銷售一空,王胡風賺得盆滿缽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