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言論的是非了。
【原文】
28·4凡學問之法,不為無才,難於距師,核道實義,證定是非也。問難之道,非必對聖人及生時也。世之解說說人者(1),非必須聖人教告乃敢言也。苟有不曉解之問,迢難孔子(2),何傷於義?誠有傳聖業之知(3),伐孔子之說(4),何逆於理?謂問孔子之言(5),難其不解之文,世間弘才大知生,能答問解難之人,必將賢吾世間難問之言是非(6)。
【註釋】
(1)說(shu@稅)人:說服人,教導人。
(2)迢:遞修本作“追”,形近而誤,可從。
(3)知:通“智”。下文“弘才大知”亦同。
(4)伐:這裡作批駁,反駁講。
(5)謂:疑是衍文。“問”與下文“難”對文,可證。
(6)賢:勝過。這裡是肯定,稱讚的意思。世間:根據文意,疑涉上文衍。
【譯文】
凡做學問的方法,不在於有無才能,難就難在敢於反問老師核實道理,確定是非。問難的方法,不一定對面對聖人,趕在他活著的時候。現在解說聖人的道理來教人的人,不一定要聖人教過的話才敢說。如果有不理解的問題,追問責難孔子,對道理有什麼損害呢?果真有傳授聖人學業的才智,反駁孔子的說法,又有什麼不合理呢?追問孔子的言論,反問不理解的詞句,世上如果有才高智深的人出現,而他們又是能回答問題解釋疑難的人,一定會肯定我透過責難追問講清是非的做法。
【原文】
28·5孟懿子問孝(1),子曰:“毋違。”樊遲御(2),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毋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3);死,葬之以禮。”(4)
【註釋】
(1)孟懿子:姓孟孫,名何忌,字子嗣,也叫仲孫何忌。“懿”是諡號。春秋時魯國大夫。
(2)樊遲:名須,字子遲。春秋時魯國人。孔子的學生。
(3)事:侍奉。
(4)下文孔子複述此話時有“祭之以禮”句,《論語·為政》中亦有,疑應補。章錄楊校宋本有“祭之以禮”,可證。
【譯文】
孟懿子向孔子問孝,孔子說:“不要違背。”樊遲駕著車,孔子告訴他說:“孟懿子向我問孝,我對他說:‘不要違背’。”樊遲問:“這話怎麼說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照周禮的規定侍奉他們;死了,要按周禮的規定埋葬他們,要按周禮的規定祭祀他們。”
【原文】
28·6問曰(1):孔子之言“毋違”,毋違者(2),禮也。孝子亦當先意承志(3),不當違親之慾。孔子言“毋違”,不言“違禮”,懿子聽孔子之言,獨不為嫌於無違志乎(4)?樊遲問何謂,孔於乃言“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使樊遲不問,“毋違”之說,遂不可知也。懿子之才,不過樊遲,故《論語》篇中不見言行,樊遲不曉,懿子必能曉哉?
【註釋】
(1)問曰:本篇凡以“問曰”開始的段落,均為王充質問。
(2)者:某某者,某某也,是本書貫用解釋性語句,故疑“者”應在“孔子之言毋違”下,否則,此句意思與原意不合。
(3)志:心意,願望。
(4)嫌:疑惑。這裡是誤解的意思。
【譯文】
請問:孔子說“不要違背”,是指不要違背周禮。那麼孝子應當事先體會父母的心意,順從他們的願望,而不該違揹他們的願望。孔子說“不要違背”,而不說“不要違背周禮”,孟懿子聽孔子的話,難道不會誤解為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