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於事,有了實力,哪怕你是乞丐賤民,一樣可以登上九五之尊!”
慷慨激昂一番話說得在座眾人連連點頭,連無鋒本人也不由得微微點頭,對對方的大部分看法表示贊同,不過這並不代表無鋒就此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凌大人說得是,既然情報部門已經反映出來司徒三子有合流之勢,其目標自然直指殿下。也許三家分散開來不算什麼,但一旦合流其實力也不可小覷。但縱然三家合流,要想抗衡我們西疆亦是毫無勝算,雖然這種合流只能是短時間的臨時媾和,幾方都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但卻證明他們已經把殿下視作了心腹大患方才會這樣結盟,殿下若是穩居西北,他們的聯盟相信要不了多久自然會土崩瓦解,但若是殿下進入中州,那風險將會增加無數倍。也許有人會說殿下可以不進帝都或者用替身,但只要殿下進入了中州境內,便是失去了我們西疆的控制,縱然帶上一兩個師團,但如果幾方聯手想要圖謀殿下,一兩個師團能夠頂得住下了決心的司徒家麼?”薄近塵同樣反對無鋒進京,“再有一點,殿下既沒有大婚,又沒有子嗣,一旦為對方所困或者動向不明,那整個西疆必將全境震動,甚至引發外來敵對勢力的窺伺,這等嚴重後果可曾考慮過?”
薄近塵雖然話十分隱諱,但卻直指問題核心,李無鋒既無大婦,更沒有子嗣,尤其是這沒有子嗣問題更是一個難解的心結,一旦李無鋒遇刺或者被對方俘獲和囚禁,面臨這種情況,誰能主持大局?眼下李無鋒麾下雖然人才薈萃,群雄雲集,但軍不幹政,政不管軍,這是李無鋒自組建西北系勢力以來定下的原則,從慶陽城守走到現在西疆大都護府和秦王府都一直堅持這個原則,這個原則固然避免了一方獨大的局面,使得軍隊失去了政府的後勤保障無力持久,而政府沒有軍隊作後盾便無法維持,看上去應該是一個極為妥帖的策略。但這也帶來一個後果,那就是無鋒麾下竟無一人能夠在無鋒失去了控制力之後擔納大局,無論是蕭唐還是凌天放,抑或是蘇秦、莫倫、梁崇信,均沒有這等威望能夠執掌全域性。政府一系人馬雖然在西疆民眾間聲望頗佳,但由於擴軍問題上一直與軍方矛盾重重,很難贏得軍方認可。至於軍方一系將領則在地方政府中毫無根基,根本無法維持地方政府運轉。這等兩難之局原本是無鋒有意設計,但現在卻成了橫亙在無鋒面前的一個絕大大難題。
本來這一切只要是無鋒有子嗣或者大婦便可無虞,母憑子貴,只要有子嗣,哪怕是無鋒本人面臨某種厄難,麾下眾臣和將領也不至於群龍無首失去主心骨,即或是大婚後沒有子嗣,只要無鋒不死,麾下眾人亦可團結在大婦周圍,群策群力。但現在既無子嗣又無大婚,這樣的情形下如何能讓一干人同意無鋒輕易入京?
“至於安全部門方才提出的方案,不是薄某小看刁大人的下屬,替身再像,難道還真能代替秦王殿下與諸位王公大臣們面對面商談大事?如果不進帝都城,這一趟去中州又有何意義?真要到了那種地步,誰又能阻擋秦王殿下冒險進城?進城之後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誰又能負擔起這個責任?”
薄近塵的一番話說得素來城府深沉從不形諸於色的安全域性首腦刁肅臉色也禁不住微微一變,對方的這番話可是毫不留情面,但是也把問題的嚴重性和可能性擺了出來,以秦王殿下的脾性,真要到了帝都城下,一旦形勢需要,誰能阻擋他進城?!
“蕭唐,蘇秦,天放和近塵都已經拿出了他們反對我進京的理由,你們倆對這件事情怎麼看?”無鋒對凌天放和薄近塵二人的態度似乎早有心理準備,他也不置可否,把話題拋給了政府系的兩個頭羊。
蕭唐臉色深沉,一直未曾搭腔的他自然知道這件事情非同小可,在早秦王殿下已經隱隱約約的向他提及過這個問題,顯然是想要得到他的支援,但說實話他也並不看好這一次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