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必據兵衛官,慎毋送喪②,毋為人所制。”辛巳,高後崩,遺詔賜諸侯王各千金③,將相列侯郎吏皆以秩賜金④。大赦天下。以呂王產為相國,以呂祿女為帝后⑤。
①軍北軍:統領北軍。軍,居,統領。慎:千萬,一定。③諸侯王:《集解》引蔡邕曰:“皇子封為王者,其實古諸侯也。加號稱王,故謂之諸侯王。王子弟封為侯者,謂之諸侯。”④秩:等級,次序。⑤“以呂王產為相國”二句:《會注考證》引梁玉繩曰:“產為相國,當在七年七月。”又“祿女為後,當在四年少帝弘即位之時”。此處記於呂后死後,恐誤。
高後已葬,以左丞相審食其為帝太傅。
朱虛侯劉章有氣力①,東牟侯興居其弟也,皆齊哀王弟,居長安。當是時,諸呂用事擅權,欲為亂,畏高帝故大臣絳、灌等,未敢發。朱虛侯婦,呂祿女,陰知其謀。恐見誅②,乃陰令人告其兄齊王,欲令發兵西,誅諸呂而立,朱虛侯欲從中與大臣為應③。齊王欲發兵,其相弗聽。八月丙午,齊王欲使人誅相,相召平乃反,舉兵欲圍王,王因殺其相,遂發兵東,詐奪琅邪王兵,並將之而西④。語在《齊王》語中⑤。
①有氣力:有氣概,有勇力。②見誅:被殺。③為應:接應,做內應。④並:一併。⑤《齊王》語:指《齊悼王世家》。《史記》記事凡用“互見法”時,常用“語在××語中”或“語在××事中”提示。“××事”或“××語”,即指該人的“本紀”、“世家”或“列傳”。
齊王乃遺諸侯王書曰:“高帝平定天下,王諸子弟,悼惠王王齊。悼惠王薨,孝惠帝使留侯良立臣為齊王。孝惠崩,高後用事,春秋高①,聽諸呂,擅廢帝更立,又比殺三趙王②,滅梁、趙、燕以王諸呂③,分齊為四④。忠臣進諫,上惑亂弗聽⑤。今高後崩,而帝春秋富⑥,未能治天下,固恃大臣諸侯。而諸呂又擅自尊官,聚兵嚴威⑦,劫列侯忠臣,矯制以令天下⑧,宗廟所以危。寡人率兵入誅不當王者。”漢聞之⑨,相國呂產等乃遣潁陰侯灌嬰將兵擊之。灌嬰至滎陽,乃謀曰:“諸呂權兵關中⑩,欲危劉氏而自立。今我破齊還報,此益呂氏之資也。”乃留屯滎陽,使使諭齊王及諸侯,與連和,以待呂氏變,共誅之。齊王聞之,乃還兵西界待約。
①春秋高:指年紀大了。②比:接連,連續。三趙王:指劉如意、劉友、劉恢。③呂后徙梁王劉恢為趙王,後殺之,封呂產為梁王;連殺三趙王后,封呂祿為趙王;殺燕王劉建之子而除其國,封呂通為燕王。劉氏三封國被呂氏所取代。④分齊為四:指在齊地,另建呂、琅邪、城陽三國,把原來的齊國一分為四。⑤惑亂:昏亂,糊塗。⑥春秋富:意思是指年紀小。⑦嚴:重,加重,加強。威:指威勢。⑧矯制:假託帝命。矯,假傳(命令)。⑨漢:這裡指朝廷。⑩權兵:意思是掌握軍權。
呂祿、呂產欲發亂關中,內憚絳侯、朱虛等,外畏齊、楚兵,又恐灌嬰畔之①,欲待灌嬰兵與齊合而發②,猶豫未決。當是時,濟川王太、淮陽王武、常山王朝名為少帝弟,及魯元王呂后外孫,皆年少未之國,居長安。趙王祿、梁王產各將兵居南北軍,皆呂氏之人。列侯群臣莫自堅其命③。
①畔:通“叛”。②合:交戰。自堅:意思是自保。
太尉絳侯勃不得入軍中主兵。曲周侯酈商老病,其子寄與呂祿善。絳侯乃與丞相陳平謀,使人劫酈商,令其子寄往紿說呂祿曰①:“高帝與呂后共定天下,劉氏所立九王,呂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議,事已佈告諸侯,諸侯皆以為宜。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趙王印,不急之國守藩②,乃為上將,將兵留此,為大臣諸侯所疑。足下何不歸將印,以兵屬太尉?請梁王歸相國印,與大臣盟而之國,齊兵必罷,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萬世之利也。”呂祿信然其計③,欲歸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