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去大明湖好停車嗎 > 第137章 全力經營長春

第137章 全力經營長春 (第2/3頁)

問題。長春離廣寧或瀋陽都是上千裡,為諸蠻環伺,既是劣勢,也是優勢。如果在長春屯墾成功,就近收穫一石糧食相當於從廣寧或瀋陽調集三石糧食。換句話說,在長春開墾一畝相當於在廣寧開墾三畝。如果再考慮遇到緊急軍情,其中節省的十天時間成本更是不可估量。哪怕向長春地區移民五千戶,種上五萬畝水稻,一半自用,另一半足也夠用於戰備。”

“我這眼光確實不及王爺萬分之一,可是這耕種季節都快要過了,再組織墾種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長春屯墾意義重大,刻不容緩。這是關係到蛙跳戰術成敗的關鍵。”

“蛙跳戰術?”

“算了,跟你說不清。還是我親自來操作吧。”

很快,遼王再次在廣寧大規模地調兵遣將起來。

不過這次,他不是去打仗,而是派人到長春執行種田任務。

馬上就要到水稻育種季節了,他也不再細聲細語地做移民們的思想工作,而是近乎無情地直接下達了一系列異地安置的王府命令,確保長春必須在端午節之前把水稻都種上。

原本被張信安置在王府私產上的三千戶移民首當其衝。其中除了有一千戶重新安置到雙遼城執行蛙跳戰術外,剩下的兩千戶重新安置到長春地區。在遼陽等待安置的山東移民由黃湜派人送往長春。蹇義也要從盤山的廣寧右屯衛中選送兩千戶會種水稻的農民支援長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遼王還寫信給錫伯國王,讓其帶領一千戶部落百姓到長春聽從明軍安排,種植水稻。

歷史上的錫伯人雖然出身森林,其實又和其他林中部落又不一樣,特別善於向漢人學習耕種。這也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屯墾力量。

就連不想去長春的李喜旺,朱植也沒有給他面子,將他夫妻倆和去年當選的十大水稻種植高手一起攆去了長春,充當種田顧問。

去年安置在凌海的五十名魯王府工匠和沈莊的五百名工程隊也被派到長春開發房地產,共同為移民們建好家園。

遼王現在感到,遼西現在的資源太多了,再繼續下去,遼西越來越好,將來更沒人願意到那更為偏遠苦寒的長春了。

不過遼王也不是不講一點人情。

他對移民們許諾:“凡是去長春或雙遼的,不僅有公車接送,種田的每兩戶還送一頭耕牛、一臺腳踏式脫粒機,建房子的賞五兩銀子。”

要知道此時的大明,即使在普遍種植水稻的江南地區,因為養牛成本太高,老百姓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有耕牛,只能兩人在耕犁上綁上一根槓子,一前一後地拉犁耕地,效率不及耕牛的四分之一。

被稱為人間天堂的蘇州、杭州,仍然還有一些農民以鋤當犁,進行繁重而效率低下的農耕活動。

甚至到了後世王上將開發北大荒時,還是好多人以人為役,負犁前進。

至於水稻脫粒,大部分還是手工摔打,極為費時費力。小部分有條件的,才會用耕牛拉著石碾給水稻脫粒,只是這樣好多稻粒都被碾得粉碎,浪費極大。

一般農戶寧願多費點力,也不願意用石碾脫粒。這也是古人為什麼為會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農民生產糧食的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艱辛。

而遼王則是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們少一些艱辛,多一些收穫。

遼王的獎勵政策一出臺,迅速讓許多農戶放棄了牴觸情緒。

至於李喜旺,朱植直接把皇帝送給自己的豪華馬車轉送給了他。

李喜旺的媳婦倒也識趣,不再在李喜旺身後唧唧歪歪,拖後腿了。食君之?,忠君之事的大道理,這娘們還是懂得一二的。

在遼王的命令下

最新小說: 斬神:我史萊姆,開局吞噬鬼面王 水滸:我武大郎,反了! 白話三俠五義 廢柴趣妻 灰太狼和紅太狼之穿梭各種世界 戰錘:我是唯一擁有靈魂的死靈 四合院好好的回不去了 我孔聖唯一子孫,你問我懂論語嗎 漢吏 四合院:開局獲得八極拳暴打禽獸 如何拯救德意志 紅樓:王爺又雙叒叕娶妻了 重鑄山河,大明瀛帝日記 從崩壞前文明開始的無限之旅 開局一書生:從敬夜司獄開始 起飛,從1973年開始 華夏最強主播:從主播到全球帝王 系統!我有召喚軍火異能 明末風雲:亂世殤歌 穿越之鐵血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