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徵兵點的門檻。
這些志願兵地質量好、意願高,一舉解決了京山軍地兵源問題。為其戰力恢復,以及後續的規模擴大,奠定了堅實地基礎。
當然這都是後話,在當時可沒幾個能理解秦雷這一命令地,可官兵們卻甘之若飴的執行了下去,除了良好的軍紀作保障之外,還因為這次班師回朝的大典,絕對是官兵們有生以來最光彩、最得意,也是收穫最大的一次旅行了。
二月初。他們從潼關出發,一路所見全都是黃土墊道、香燭鮮花、萬民歡呼迎送地場面。沿途所經的山北、隴東、河東、關中四省,從入境到出境全是總督巡撫親迎親送,知府知縣全程操持,沿途百姓痴心相隨!官員對他們禮敬有加,百姓更是如對神明,一應吃喝用度全都不用操心…好酒好菜,大魚大肉管飽管足,讓這些在煉獄中吃苦受罪大半年的傢伙彷彿回到了天堂!
感激涕零之餘。秦雷再鼓動他們把最好的一面拿出來。就變的輕而易舉了。
當然秦雷的也收穫更大,各地省府州縣饋贈的禮品和程儀。那是堆集如山,盈屋充棟,估摸著怎麼也得在二百萬兩以上。秦雷又不是大皇子那種,眼裡揉不得沙子的傢伙,他知道這些錢財雖然都是不義之財,但就算自己不要,那些官員也不會還給百姓,還不如笑納了投入到正事上,也算沒有浪費這些民脂民膏。
一路上風風光光、迤邐而行,終於在三月陽春抵達了京畿地區,恭候多時的禮部官員便來拜見王爺…
一聽來人地名單,秦雷趕緊跳下馬來,忙不迭的上前迎接,引得周圍的衛士紛紛側目,小聲道:“頭回見王爺這般重視,往常就是巡撫總督前來,也沒見這樣過。”“蠢蛋,來的是李尚書!巡撫總督能比嗎?就是大學士也比不了啊!”“李尚書…哦,王爺的老丈人啊…”
秦雷緊走出兩步,便見看禮部尚書李光遠,率著田愛農穆仁嵬兩位侍郎趨步向自己走來。雙方一對上眼,李光遠便帶著兩位侍郎叩首道:“微臣叩見武成親王,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秦雷趕緊將李光遠扶起來,微笑道:“二位侍郎也起來吧。”兩人謝過王爺起身,卻見王爺將尚書大人拉到南面站好,便退出兩步,推金山、倒玉柱的大禮參拜起來。
李光遠沒想到秦雷會跪自己,頓時手足無措道:“使不得,使不得…”卻聽秦雷朗聲道:“孩兒叩見岳父大人,岳父大人安康吉祥。”李光遠這才坦然了,心道:你把我閨女搶走,還讓我老李家丟了那麼大的臉面,跪我一下也不委屈。話雖如此,口中卻一個勁兒道:“使不得」不得。”趕緊將秦雷攙扶起來。
秦雷順勢站起來,這才笑眯眯道:“岳父大人出城百里親迎,應該使用公事吧。”他一口一個岳父大人,顯然做賊心虛,怕苦主拿喬。
但秦雷這就是妄自菲薄了,他卻不知詩韻成為自己正妃之後,李家便與自己休慼與共了,要麼水落船低、要麼水漲船高——在自己血戰牧野原、包圍上京城、死守潼關口、力克百勝公,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於將傾之後,李家的聲勢地位也是扶搖直上,一躍重新成為中都城的豪門大閥,李光遠疼他還來不及呢,又怎會怪罪於他呢?
在翁婿兩個地刻意之下,氣氛無比融洽,兩人很快比親人還親,李光遠從懷中掏出一副黃絹,和煦笑道:“微臣是來傳旨地。”秦雷哦一聲,只好慢吞吞跪下,卻被李光遠一把拉住道:“陛下說了,王爺無須跪拜,站著聽旨就行。“臣弟遵旨。”秦雷痛快異常道。
“秦雷吾弟,你立了大功、功在社稷,要不是你,這回我們大秦、我們皇家都要完蛋了。哥哥我已經禱告祖宗,把你好生誇讚一番,還要好好獎賞你,至於具體是什麼,到時候你就知道了。現在先給你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這三項特權,再安排一場浩大的入城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