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從廚房裡出來,見田理麥穿的新衣服,打量了兩眼,然後對爸爸蔣祝軍說道:“老祝,看看田理麥這衣服合身不?我總覺有點欠缺什麼!”
爸爸蔣祝軍站了起來,扭頭看了一眼田理麥,說道:“是象欠了點什麼?等會兒讓雯雯看看。”爸爸蔣祝軍說完又坐下了。
田理麥自己看了看穿的衣服,覺得沒有什麼不好,便對爸爸蔣祝軍和媽媽王豔妮說道:“爸爸、媽媽,我感覺很好的!”
“田理麥,快來坐下,等會兒雯雯看了再說!”爸爸蔣祝軍說道。
田理麥依言又去坐下。
二叔蔣祝民笑著說道:“田理麥,你還是來給我們講講關於旅遊方面的最新知識更新和相關的資訊吧!”
“好啊,二叔,可是我也就是個半吊子水,怕讓長輩笑話!”田理麥說道。
“田理麥,沒事,我們也就是隨便聊聊。我先問一問,你怎麼看待當下的全域旅遊熱潮?”二叔蔣祝民問道。
田理麥說道:“二叔,這全域旅遊構想的提出十分高明,政府在頂層設計層面告訴大家,別老是說景點,不要碎片化思維,要有統領思想。這個方向和思路非常正確,是具有戰略性的。但是,這個全域旅遊提出後,落實到各地執行時,很多地方出現催長式的激進開發。有條件的在上,沒條件的也要上,政府引導方向一出臺,搭配各地優惠政策,各種明白的人和不明白的人都在一起上。
“其實,旅遊的本質是一種緩慢的生活,旅遊開發也需要緩慢生長,不能催生,不能搞成集束式開發。例如,做特色古鎮、小鎮專案時,即使特色古鎮、小鎮的概念不是十分明確,也沒有什麼預設的目的,但一定要做得有特色才行。有的古鎮、小鎮專案。即使你每個地方都去了無數次,你都會發現那些地方去得再多也不會煩,每次還都能發現新的閃光點,都有新體會、新體驗。讓人能感受到,它們的旅遊是活著的,是持續發展變化的,似乎在不慌不忙地生長一樣。因此,搞全域旅遊,將鄉村建成特色小鎮,不是催生式的、鋪天蓋地式的開發。”
田理麥說完後笑了笑,他在心中為自己的回答喝彩。
此時,蔣雯雯已經洗浴完畢,穿好了衣服走了進來,她聽了田理麥的話,似有些驕傲地說道:“爸爸,二叔,三叔,麥今天有些興奮,往日裡沒有這麼多的話!”
二叔蔣祝民沒有聽蔣雯雯的又問道:“田理麥,前不久我們去了東南亞,總感覺東南亞的旅遊與我們有些不一樣,我想問問東南亞的旅遊開發和我們國內有什麼不同?”
聽了二叔蔣祝民的話,田理麥看了看蔣雯雯。田理麥沒有去過東南亞,但為了做火龍坪專案的規劃,他和蔣雯雯兩人在網路上查遍了許多的資料,其中東南亞的旅遊開發模式,特別是琅勃拉邦、清邁、臺灣等這些地方更是田理麥和蔣雯雯關注的重點。在做規劃時根本沒有用上多少,想不到今天卻派上了用場。
田理麥笑著說道:“二叔,其實,在資源上琅勃拉邦、清邁這些地方都並不是很強,甚至不如我們雲南的西雙版納。但去到他們那,能體會到那種不動聲色、流動生活的氣息,給你呈現出很多完整的史痕跡,完整的居住地原著民生活。在琅勃拉邦,滿大街都是國際遊客,很多歐美人長年定期去那度假,清邁更是如此,甚至有很多歐美人和當地人結婚,徹底移居清邁。
“在我國的臺灣地區,文化上和大陸是一體的,他們的一些文旅產品也很值得借鑑。例如,臺北大稻埕,有點類似我們的古城改造,但他們只在區域性上做描摹,一間房子在日據時期是怎樣的風格,怎麼的生活,到後來融入現代化的過程,這些都完整的保留下來,一條街就是一部當地史。”
田理麥一說完,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