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鄧文進這些夷人大帥們,他們的想法,劉參軍清楚嗎?”
劉洎微微一笑:“這些人這回也都來見過了屬下,他們的意思很明確,就是希望華強國能象以前的大隋,蕭梁一樣,繼續保護他們的部落與家族利益,他們也承諾,只要有華強國官府的調解,絕不會象亂世時那樣為了爭奪地盤互相攻殺,造成流血事件了。”
李靖點了點頭:“馮盎當過內地的刺史,早已經漢化,這個人你熟悉嗎?”
劉洎點了點頭:“馮盎是嶺南的頭號勢力,冼太夫人的孫子,在南方很有影響力,這個亂世中,他也是率先從河西的任職之地逃了回來,然後回到老家拉出了幾萬人的軍隊,幾年下來,已經有了小半個南部嶺南了,若不是我上次率軍征伐,只怕廣州城也會落入他手呢。”
李靖輕輕地“哦”了一聲:“你是說,他對廣州有興趣嗎?”
劉洎有些意外,點了點頭:“是啊,廣州城是嶺南的首府,又有優良的海港,向來跟南洋和阿拉伯的商人們有交易,多南洋珍玩奇貨,歷任廣州總管和刺史,很多都是大貪官,這個貪,也主要是貪這海上貿易的錢啊。”
李靖笑道:“如果留在嶺南的駐軍不肯繼續的話,那就讓他們回來,廣州城,就讓馮盎代管一段時間吧。”
劉洎的臉色一變:“大帥,不可啊,廣州給了這些蠻夷,那我們的財政收入就會大減啊,而且蠻夷要是有了這麼多錢,就能招兵買馬,以後就可能真的割據自立了。”
李靖嘆了口氣:“可孤也是沒辦法啊,蕭梁的軍士,既然答應了人家三年輪換,現在蕭梁亡了,士卒不願意繼續留守,都想回來,那我們也不能硬逼著人家啊,不然會失了軍心士氣的。所以,與其譁變,不如現在就撤軍,嶺南各地的蠻夷,看起來也就馮盎最合適了,就讓他代管幾年吧,等中原平定後,我們再圖收復嶺南的良策。”
劉洎咬了咬牙:“難道大王就不能發您的巴蜀兵去嶺南嗎?”
李靖搖了搖頭:“現在連荊州都沒有完全平定,剛才岑參軍也說了,這荊州各地計程車民都是心向蕭銑,只怕還想要為他報仇呢。我的軍隊要在這裡鎮撫,再說了,現在陛下被李唐大軍圍攻,洛陽危在旦夕,我這裡的軍隊,還要準備北上勤王呢,哪有功夫南下嶺南呢?”
岑文字的臉色一變,失聲道:“大王真的要北上援救王世充?”
李靖的臉一沉,聲音中帶了幾分冷厲:“岑參軍,注意你的言辭,陛下是你的君王,你怎麼可以直呼其名諱?這是大不敬!”
岑文字咬了咬牙:“難道,大王不是想在這荊湘之地自立嗎?您雖然名為華強國的蜀王,但是軍隊,地盤,財政是完全獨立的,陛下沒有派來一個官員,這種情況下,您還是甘願為他稱臣?”
李靖的眼中光芒閃閃,表情陰晴不定,開始了思考。
岑文字正色道:“現在天下大亂,中原之戰,已經到了關鍵時刻,您這個時候,雖然名為華強國的蜀王,但是應該想辦法發展自己的勢力,建立自己的軍隊,擴大自己的地盤,豈可受制於人呢?屬下以為,這時候不能北上救援東都,而是要繼續借口荊州與嶺南未平,加大經營此地,一旦您有幾十萬大軍,整個南方,就不用懼怕任何人了!”
第二千五百三十七章 軍餉的來源
李靖微微一笑,看著岑文字,說道:“岑參軍,孤對以前蕭銑維持軍隊的辦法並不是太清楚,這陣子你們不在孤的身邊,也沒辦法請教,孤其實一直很好奇,他這四十多萬大軍,是如何維持的,要知道,在這荊州之地,可沒有象關中的府兵制度,或者是中原的東都守軍,也不象竇建德那樣在河北收編了大量的義軍和官軍。他們這樣的厲害角色,也只能維持十餘萬的兵馬,你們這四十多萬人,又是怎麼能維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