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收那些洋夷買入東西的稅?而且還可以透過不同物種的稅,控制那些洋夷。
康熙這話一出,滿座皆驚。這一頭交易兩處收稅,好象不夠君子。可這話,又不敢說。太子殿下倒是沒口子稱讚,只說皇阿瑪英明,這下國 庫有了更多的收入,那些老老實實種田的,還可以減免賦稅,皇阿瑪為國為民,乃一代明君。餘人摸摸鼻子,只能把到嘴邊上的話,給嚥了。
其實,這些於後世的關貿保護,已經有了很大的相似。所以說,千萬不要小看了古人的智慧。太子殿下倒是知道一些,因為芳儀東一榔頭西 一棒棰的說過一些,只是太子不能表現得太過,只能憋在肚子裡而已。
不過,康熙作為一代大帝,自然是有他的睿智的。現在的他,看見了夷人火器、海船的領先,也看到了自己軍隊上的這些短處,再想到,憑 什麼那些彈丸之國的夷人可以來朕的大清,就是那個前明也可以下西洋,而朕的船隊在哪裡?為什麼朕的大清不能再那些洋夷之地也宣揚朕的榮 耀?
而那些課稅暫行條例的執行,也讓一些洋夷坐不住了。
這樣,兩下里一靠,在荷蘭入貢的事情下,其實是第一次的以火器、鍛造工藝、海船換茶葉、綢緞、瓷器等的關貿洽談。當然,荷蘭官方還 在爭取一個最惠國待遇,要求對於荷蘭商船的減免稅或通商物種的擴大。而對於這個,康熙著承祜提出的是活器的最新技術、海船的最新技術。
康熙把這樣的事情交給承祜,雖然還有心腹能臣輔助太子殿下,但也看得出對承祜很信任。
所以,這個時候,二阿哥提出要給皇阿瑪分憂,向太子殿下學習,就不是面上這麼簡單的了。
可太子殿下是什麼人?別說他了,就是胤礽也不是個吃素的!
承祜笑著領了康熙的話,轉身對二阿哥說,即如此,自家兄弟更該同心協力。自己知道二弟是個能幹的,一定能獨擋一面,自己也相信二弟 的實力,那就把接待朝鮮入貢的所有事宜都交給二弟了。二弟儘管放手去幹,看好你哦!
康熙對太子的氣度連連點頭,這才是儲君該有的風範。而二阿哥盤算落了空,一時又說不出什麼來,這臉都青了,還要擠出笑來稱謝,而看 著皇阿瑪對著太子笑得像朵花兒似的,這二阿哥查點就憋出內傷了。
349 不知所謂
只是二阿哥也不是這樣容易打發的吧?這兩天,芳儀倒是聽了兒子說,這二阿哥倒是事必躬親的,於那個朝鮮國使臣的事宜上,大大小小的 事情,都料理的妥貼周到。那今天,又怎麼了?胤礽怎麼說又借了承祜的名頭?
好在胤礽沒有讓額娘著急,就巴巴的說開了。原來,這兩天朝鮮使臣才來,那個二阿哥念人家車馬勞頓,倒是行事關照妥貼,既有上國的風 範又有東道的細緻,言談也是相交甚歡。今兒個,這朝鮮使臣歇了兩天,正是遞交了國書,還有物品。除了那些入貢的,還有特意轉呈皇帝陛下 和太子殿下的國禮。只是沒想到,二阿哥原本還好好的,看到那些國禮後,要不是有邊上為輔的臣子見機快,這二阿哥能把人家這使臣踹一個跟 頭。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給太子殿下的國禮,寫著“承祜皇太子殿下”,直呼了太子的名諱。
要說這朝鮮國做的確實有點兒失禮,但也只是個小差錯兒,只是這二阿哥這回怎麼就這樣激昂了?如此維護太子大哥了?
胤礽冷笑了幾聲,道:“那人哪有這麼好心?這回,可真是他瞌睡著這朝鮮國給他送了個枕頭!”
胤礽指著這個,繼續的說道,現在這二阿哥這樣鬧騰,可不是私下裡的動作,現在別人都知道,二阿哥是為了太子殿下的體面出頭的。一來 ,這人搏了個一心為兄的好名頭,二來,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太子殿下是如何驕奢的人呢。這事情,是在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