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收了李方軍他爹的禮物。
老頭兒向村長說明了事情。
村長聽完就說,這事兒不要緊,明天再找幾個問事兒的,我們一起去到那兒就把她接回來。
村長也沒想到那麼嚴重,說話竟然大包大攬了。
老頭兒聽村長這麼說完才高興的回家了。
第二天上午,老頭兒又在村裡找了兩個問事兒的,他們都是能說會道。
村長和這兩個人他們一起去了梁鳳秀家。
村長開著豪車,心想著一定能馬到成功。
誰知道卻也碰了一鼻子灰,梁鳳秀死活不回家,並且提出來堅決離婚。
村長他們幾個人回來以後。
李方軍和梁鳳秀這個事兒就拖起來了。
李方軍這邊兒還是經常有人去叫,梁鳳秀就是死活不回來。
最後梁鳳秀竟然提出來,我們的日子沒法過了,我們有車嗎,我們在市裡有樓房嗎?
那時候這個城市裡的政策也確實有點兒坑周邊農民。把附近的學校都砍了,周邊農民只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市裡去上學。而市裡的學校都有政策,哪一個社群的學校必須優先招收那個社群有樓房的,如果那個社群沒有樓房,你要想到那個學校去上學,得等到人家招收完以後如果名額不夠你才能上,學費還高,撈著上撈不著上還不一定。
扯的太遠了,書歸正傳。
梁鳳秀說,要是讓我回去也行,你買個車,在市裡再買個樓房吧,有車有房,我立馬就回去。
李方軍哪裡有錢買車買房呀?
李方軍沒有辦法,就一直拖延著。
這段時間,魯西南的日子過的挺滋潤的。
自己的買賣一帆風順,每天都有非常穩定的收入。
梁風秀隔三差五就到他這兒來一趟,兩個人在一起也如魚得水。
天上的月亮有圓有缺,世上的事情有好有壞,老百姓說的好,乾坤有輪迴,60年一轉,你好運不能總是好運,我背時的不能天天背時。
那天早晨,梁鳳秀騎著電動車走的時候,在路上遇到了一個老頭兒。
這個老頭兒是李二叔。
李二叔是個非常勤快的人,天天早晨都是4點多鐘起床,圍著村裡大街轉一圈兒。
李二叔年紀也不算太大,而且腰不酸腿不疼,眼不花耳不聾。
梁鳳秀不等天亮就返回家,她是怕村裡人看到了不好。
想不到還是遇到了一個老頭兒。
她也沒仔細看這個老頭兒是誰。
她加大油門兒嗖的一下就過去了。
梁鳳秀沒看清這個老頭兒,這個老頭兒可看清她了。
李二叔用腦子一想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兒。
李二叔回去也沒急著說這事兒,他想他還跟著魯西南幹活兒,這個事兒可不是隨便說的。
這幾天魯西南又招了幾名男工。
招的男工都是年輕力大,幹活兒利索。
李二叔和他們幾個相比就顯得有些笨了。
魯西南也是因人而異,誰幹的活兒多,給誰的錢多,誰幹的活兒少,發的工資就少。
那幾個幹活兒快的,一天120。
李二叔每天110。
李二叔就有些不高興,李二叔不高興,他也不說出來,臉上還是該笑就笑。
心中卻暗暗的說著,你乾的醜事兒,別以為我不知道,魯西南你等著,你今天坑我,我也會坑你。
李二叔回到家,就去找了李方軍他爹。
李二叔悄悄把這事兒和李方軍他爹一說。
李老頭兒可是個聰明人,他當時也沒說什麼。
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