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事情。諸葛亮直接退了下去。
說實話,讓諸葛亮幹一個戶部尚書,雖然能夠展現出他在內政上的能力來,可還是有點屈才了。
劉軒一直認為,三國時期最全能的幾個頂尖人才:曹操、諸葛亮!
荀攸和荀彧雖然也很全面,但終究沒有獨自統兵作戰的能力。他們雖然是一個合適的軍師,卻當不了主帥。
而諸葛亮雖然在戰術上被人詬病,但其的確具備出眾的統帥能力。
曹操就不用說了,這是上馬能管兵下馬能管民的典型。
餘下的能文能武的或者偏重文或者偏重武,要麼就是不擅長治理民生。
所以他一直覺得真正想讓諸葛亮發揮出才能,就得讓他佔據高位。
只是諸葛亮有一個習慣很不好,劉軒在明知他的實力的前提下卻一直壓著他不重用就有這方面的原因——諸葛亮喜歡大事小事都自己親自處理,這一點往好了說是對工作認真負責,往壞了說就是抓權抓的緊。
劉軒一開始壓著諸葛亮,後來讓他去工部幫黃承彥,都是要他適應朝廷現在的這個環境:你負責自己負責的,而該分派下去的就分派下去,別什麼都親自盯著。
此時讓他負責戶部,更是有這方面的原因——偌大一個國家,州郡城縣不計其數,你諸葛亮要真想事無鉅細的都抓在手中,就算你是仙人之體也能把你累的吐血。
想要做好,你就得懂得什麼事情該放給手下人去做,什麼事情需要親自出手抓緊,若是學不會,這戶部尚書他也幹不下去,更別提三公的位置了。
現在來看,諸葛亮也在慢慢的適應,總的來說他現在的表現雖然沒有達到劉軒的預期,但也算可以了,只要他繼續保持下去,早晚可以達到劉軒的要求。
反正三公的位置目前能調動的就只有一個太尉,這個要等到匈奴之戰結束後才進行變動,同時太尉將毫無懸念的落到曹操的頭上。
“對陣匈奴,估計不需要動用多少兵馬!”
諸葛亮一走,劉軒就開始尋思起與匈奴的這場戰爭了。
這一場,勝負基本上沒有什麼懸念,唯一的懸念就是匈奴能堅持多長時間,同時北魏會不會在這個時候做出什麼舉動來——匈奴要真被滅,北魏就將直接受到大漢的威脅,拓跋氏不可能看不出這一點,那麼肯定會做出一些動作來。
只是究竟是援助匈奴儲存住匈奴這個緩衝勢力,還是直接趁火打劫搶佔匈奴的地盤,這就沒準了。
“派誰去?”
坐在書桌後面,劉軒思索起應該讓什麼人統軍去滅了匈奴了。
說實話,大漢現在的武將雖然不多,但是已經足夠用了!這些年又冒出了諸如鄧艾、郝昭等優秀的將領,還有許多散佈在大漢各處的武官,那些人中不少都是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人物。
可惜,因為沒有了長達百年的戰亂,也沒有後來的混亂,所以這些人許多都沒有真正冒頭。
幸運的是,這些人的資質的確不俗,基本都獲得了修煉的機會並且延長了壽命,考慮到大漢以後會向全世界發動攻勢,他們倒也不用擔心自己永遠沒有出頭的機會。
不過眼前他們還得忍著就是了,畢竟劉軒手上還有一大票等著立功的將校呢!
正尋思著,突然見到門口探出一個腦袋來,黃色的頭髮和那略微有點黑的膚色,帶著幾分狡黠的雙眼,不是黃月英是誰?
“進來吧,現在沒有別人!”
相比起黃月英來,孫尚香就顯得大方了許多,直接就走了進來——這些年下來,認識孫尚香的要麼死了,要麼都是劉軒的心腹,不會亂問。
而劉軒的幾個女人都知道孫尚香的存在,所以她也不用再像以往那樣整日躲在天機閣裡,時不時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