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博年到了碼頭找來搬運的力工三十人,開始從船上搬運布匹、錦緞、糧食、鐵器、雜貨,宏泰在方茂港可是有著雜貨鋪、米鋪、成衣鋪、綢緞莊等幾處生意。
馬上就要封海,這番就是四個月後才能開海,所以運送的物件數量極大,宏泰的水手們在船上遞送,力工在船下忙碌,溫博年則是讓夥計們在碼頭上看管,他則是回去張羅八百女子的安置。
按照老爺的吩咐宏泰在方茂港倒是建造了四個大型庫房,還有沿街的十個鋪面,其中兩個庫房可以空置出來,不過,最多能安置六百餘人,還有百多人的缺口,他是回去找同業商人幫襯,能不能租用些庫房安置。
羅長山則在十幾名護衛的隨扈下游歷方茂港,在碼頭附近先是看了看六個炮臺稜堡,此處的炮臺建造的比濟州港的炮臺還有大上一圈,極為雄偉,進入城內,道路寬闊,道旁屋舍嶄新。
方茂港給人的感覺就是大氣,無論是炮臺、道路、商鋪、住所都比濟州大上不少,畢竟濟州城開拓數百年,城池、道路、屋舍都已成型,稍顯擁擠,而方茂港則是重新建造的。
趙烈將其作為北華開拓的根基,很多的物資、人員都要在此裝卸運抵北華各處,因此,道路寬闊是必須的。對於自家的商鋪的選址和建造都極為滿意,溫博年果然是個能幹的。
羅長山在此停留五天,求見了政務司司長萬基,按照澳門的規矩向政務司奉上獻金三千兩白銀,萬基是欣然笑納,趙烈並不禁止商人獻金,不過,須得是向政務機構獻金,不可向個人獻金。萬基正為北華的政務開支不足而頭疼,可算是稍解困窘。(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三章 鎮城選址
羅長山求見之時也是萬基頭痛之時,收購糧米,建立後備兵役制、準備農閒整訓,為北部和東部的破虜軍籌備糧餉,合計戰功,同時為北華的鎮城選址。
林林總總讓萬基和顧五嶽是忙碌不堪。好在籌建北華勸業銀行的事宜由白士第擔負了,否則更是分身乏術了。
米糧的儲存干係到明年泰半後到遼民的口糧,以往都是從濟州運入,折損不少,花費極多,此次,北華豐收,收購的糧米估算可以支撐明年大半年的耗用,僅這一點就能節省兩萬多兩銀子。
此外,米糧是否儲存好還干係明年春耕的種子,不可大意,如今顧五嶽是專門負責此事。
顧五嶽除了上述職責還負責掌控後備兵役制和各村學堂的建立,也是事務繁多,忙的天昏地暗。
以往兩年是因為財力不濟、人員短缺,免費入學的學堂沒有建立,今年則是開始籌建,力爭用五年的時間將各村學堂建立起來,費用頭兩年由濟州撥給,兩年後將會由北華的稅收自行解決。
後備兵役制的建立和整訓也遇到問題,很多人認為舞刀弄槍乃是破虜軍的事,在村中何必如此行事,也是繁事多多,這數百個村屯的兩制建立那就是個大麻煩,讓顧五嶽是欲仙欲死。
他手下的王錚、羅山、羅東等人被他支使的各處奔忙。
這裡鎮城的選址和建造也是關鍵,趙烈深知,經濟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的經濟。農業的穩定只是保證國內不亂。不過是不是繁榮富強則要有城鎮帶頭做大做強。畢竟商稅才是國家收入的主體,當下歐洲一些國家商稅已是大頭了。
方茂港在整個華北平原的西側二十餘里,作為一個港口尚可,作為華北平原的治政中心,它的位置則是不妥當的,它偏居一隅,此外從平原進入二十餘里的丘陵地帶才能抵達,這讓人和物資流動極不順暢。
如果鎮城在平原上。則收購糧食、運送物資、百姓到鎮城辦事採買才能方便順暢,因此,趙烈下令萬基一到北華就開始選址建造鎮城。
萬基一到北華就安排人手探查選址,作為一個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