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乍到東北鄉村的傅景逸父母,面對這個陌生的環境和與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心中充滿了迷茫和不安。
傅景逸的父親經過了整整一週時間的摸索和嘗試,逐漸開始適應起這裡的生活節奏。
他學會了如何使用當地特有的農具,還能跟村民們用不太標準但足夠交流的方言聊上幾句家常。
然而,相比之下,傅景逸的母親卻始終難以融入這片新土地。
她依然對周圍的一切感到格格不入,每天都愁容滿面地待在家裡。
就在這一天,村裡熱情好客的張大嬸如往常一樣前來串門兒。
當她一進門,就瞧見了坐在炕上、一臉愁苦模樣的傅景逸母親。
張大嬸心裡明白這位新來的大妹子肯定還沒有習慣這兒的日子,於是趕忙走上前去拉住她的手說道:
“大妹子呀,我曉得你剛來咱們這旮旯不適應,但其實啊,咱這地方可有不少好玩的樂子呢!”
說完,不等傅景逸母親反應過來,張大嬸就一把將她從炕上拽起來,然後拉著她快步朝院子外面走去。
一路上,張大嬸不停地給傅景逸母親介紹著村子裡的各種趣事和人情世故。
沒一會兒功夫,她們倆就來到了村子中央那塊空曠的平地之上。
只見那裡早已聚集了一群婦女,正圍坐成一圈,一邊嘻嘻哈哈地嘮著嗑,一邊熟練地做著手中的針線活兒。
大家見到傅母后,紛紛熱情地向她招手,口中喊道:
“傅母啊,快過來一起坐坐!”
傅母看著眾人那充滿期待與友善的目光,心中不禁有些猶豫。
畢竟初來乍到,對這裡的一切都還有些陌生,但最終還是抵擋不住這份熱情,緩緩走過去坐在了空位上。
大夥兒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嘮起了家常,話題從村裡哪家孩子調皮搗蛋,到誰家又新添了一頭小豬崽,五花八門、無所不有。
起初,傅母只是靜靜地傾聽著,偶爾附和幾句。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逐漸被這輕鬆愉快的氛圍所感染,心情慢慢放鬆了下來,也開始主動參與到聊天當中。
與此同時,傅父則跟著幾位經驗豐富的村民一同走進了深山老林去打獵。
他們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前行,小心翼翼地搜尋著獵物的蹤跡。
然而,不知是不是運氣不佳,一整天下來,除了幾隻小野兔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收穫。
儘管如此,傅父並未因此而感到沮喪,反而依舊保持著樂觀的心態。
當太陽漸漸西斜,天邊泛起一抹絢麗的晚霞時,傅父邁著輕快的步伐踏上了回家的路。
他雖然雙手空空如也,但嘴裡卻哼著歡快的小曲兒,彷彿將一天的疲憊都拋諸腦後。
剛剛踏進院子,一陣爽朗的笑聲便傳入了傅父的耳中。
他好奇地加快腳步走進屋子,定睛一看,原來是傅母正在和鄰居張大嬸一起學做具有東北特色的粘豆包呢!
只見傅母系著一條花圍裙,手上沾滿了麵粉,正全神貫注地跟張大嬸學習如何製作這道美食。
此刻,她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猶如春日暖陽般溫暖人心。
看到傅父回來,傅母更是興奮不已,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快步迎上前去,開心地說道:
“當家的,今天我可算是大開眼界啦!原來這裡的生活也這麼有趣呢!”
從這天起,傅母不再像初到鄉村時那般拘謹和不適應,她開始積極地參與各種鄉村活動,主動與鄰里鄉親交流互動。
漸漸地,傅母熟悉了這裡的風俗習慣,學會了如何種植莊稼、飼養家禽家畜等農活技能。
不知不覺間,她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