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兒沉默片刻,突然道:“爹,再過幾年,蕎兒便長大了,那時的大唐若有徵戰,孩兒願代爹出征。”
李欽載一驚,感動之餘,卻蹲下身嚴肅地道:“蕎兒,你記住,爹做這一切的目的,就是為了你,和你的下一代不再受征戰之苦。”
“孝心可嘉,但不提倡,爹在活著的時候,努力做到天下太平,你們安享太平便是,以後不要再提什麼出征的事了,長大以後也不許。”
蕎兒似懂非懂,懵然點頭。
這時崔婕抱著弘壁上前。
李欽載兩眼一亮,盯著小弘壁笑了。
弘壁已一歲多了,小臉蛋肉肉的,紅撲撲的,一雙清澈懵懂的大眼好奇地四下張望,但看到李欽載時,卻顯得有些怯怯。
崔婕指著李欽載,對弘壁笑道:“爹回來了,快叫爹。”
弘壁仍懵懂地睜著清澈的眼睛,傻傻地看著李欽載。
隨即突然扭過頭去,抱著崔婕的脖子,不肯開口叫人。
李欽載微覺失望,崔婕也苦笑道:“夫君離家太久,孩子認生了。”
“多陪他些時日,便會叫你了。”
李欽載點頭,一行人便朝門內走去。
吳管家這時才衝了上來,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訴說不捨思念之情,一路囉囉嗦嗦走到後院,又大聲呵斥丫鬟小心服侍五少郎,這才扭頭回了前院。
車馬勞頓,又與李治和武后在宮裡說了半天話,李欽載早已疲累不堪,回到後院廂房後便睡著了。
第二天一早,金鄉扶著李欽載在後院花園漫步。
李欽載眉頭緊蹙,心事重重。
從登州下船,踏上歸鄉路,時來已有一個多月了,按理說高句麗戰場上,李勣已發動了對平壤的總攻,可為何至今沒有軍報傳到長安?
時已入冬,高句麗天氣驟寒,這年頭還沒有棉花,東征將士們難擋北方惡劣的寒冷風雪天氣,若再不發起總攻,東征之戰又懸了。
自古以來大軍出征,敗在惡劣氣候的例子數不勝數,但願這一戰不會重蹈覆轍。
李欽載暗暗祈禱,但願這一戰不要再出變故才好,否則不僅李勣的人生落幕之戰挫敗了,他的傷也白受了。
金鄉攙著他的胳膊,臉上卻喜笑顏開。
李欽載平安歸來,已是她最大的心願,如今心願已遂,上天將夫君還給了她,怎能不高興。
一路漫步,金鄉嘰嘰喳喳似乎有說不完的話,從李欽載出徵之後,家裡各種瑣碎的事,到深宅大院裡的各種小宅鬥,小心機。
事無鉅細,雞毛蒜皮,都不厭其煩地說給李欽載聽。
李欽載一直含笑聽著,偶爾也發表一下意見,表示自己跟上了她的節奏,兩人越說越久,直到一名丫鬟匆匆來報。
有舍人至,請五少郎前院接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