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林毅之不在意陳恪與林韻寧在一張桌上吃飯,只有一個原因,他也不想“且聽下回分解”。
林府的正廳很熱鬧,屋裡門外站滿了人,大家傾聽陳恪講故事,隨著故事情節的展開出現羨慕、溫馨、憤怒的表情。
故事結束,林韻寧憤憤地說道:“法海不是個東西。”
而林毅之卻問:“你寫法海,豈不是得罪了和尚?”
他在故事中添油加醋,將法海鎮壓白娘子的原因寫成了利益之爭。
這個利益就是白花花的銀子。
許仙家裡開了一間藥鋪,白娘子嫁給許仙后就在這間藥鋪給病人義診。
她是修煉成形的蛇妖,三根手指搭在病人的脈搏上就知對方得了什麼病,一副藥就能藥到病除。
於是許家藥鋪的病人絡繹不絕,沒人去金山寺求佛保佑驅除病魔了。
金山寺少了許多香火錢,讓法海和尚大為惱火,於是展開故事情節,白蛇顯形嚇死許仙,白娘子盜取靈芝與鶴鹿兩童子打得天昏地暗......
陳恪的抄書水平挺高,講起故事更是繪聲繪色,正廳內外鴉雀無聲,直到白娘子被壓在雷峰塔下方才引來罵聲一片。
大家對法海很不滿,林韻寧都以東西稱之了,林毅之故有所問,卻得到雲華道人的一聲冷哼。
陳恪罵和尚正合她的心意,聽林毅之擔心得罪和尚不禁冷哼一聲。
而林毅之向來懼怕小姑三分,聽她冷哼正要解釋,卻聽陳恪說道:“能得罪的不是真和尚,假和尚又有何懼?”
他說這話有根據,“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在他看來,達不到這個境界的都不是真和尚,法海就是假和尚,與法海站在一起的和尚肯定也是假和尚。
這個結論一出,立刻得到雲華道人的歡心,出言讚道:“小恪說的才是道理。”
她表揚陳恪,用道理一詞就是去懟林毅之,間接說他不懂道理。
林毅之自然聽懂這裡的話音,他被雲華道人懟過多次,深知應變之法,立刻問道:“不知姑父什麼時間到京?”
他轉移話題,話裡的含意卻是提醒雲華道人,“準女婿在這,給我留點面子。”
雲華道人聽出他的話外之音,淡淡地回道:“不用操心,他該到的時候自然到了。”
她說這話很老道。
而林韻寧解釋:“姑爺爺一路走來,可能直達京城,也可能在某個地方盤桓幾日,進京的時間說不準。”
這就是老道的旅行,他們稱雲遊,就要像天上的雲朵一樣,可能靜靜地呆在空中,也可能悠地一下飄走,還有可能化為烏雲下一場瓢潑大雨,怎麼做就要看他的心情了。
老道的這個特點讓他很難打提前量,但他們講信諾,到日子一定趕到。
於是林毅之不再問了,轉對陳恪說道:“明天就是九月初九,你與歐陽修各寫一篇文章,準備的如何?”
聽林毅之問起這事,他恭敬地回道:“小侄這幾天忙於講學,尚未考慮這事,今晚會好好想想。”
見他如此掉以輕心,林毅之也不說他,嘆口氣說道:“你今天的講學已傳入皇城,大家都不說話是不想背這個黑鍋,但你說出來了,總要有個解決的辦法吧?”
陳恪點頭、低聲回道:“解決土地兼併問題不能採取強硬遏制的辦法...”
聽這話林毅之輕舒一口氣,他是真怕陳恪講完學後就喊出“打倒豪強”的口號。
這個時代能夠成為豪強的都是皇親國戚或是文武大臣的親屬,沒有強硬的背景當不了豪強。
說起這事有點可笑,毀滅王朝的恰恰就是王朝的那些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