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看著手上的「家書」,眼裡的光芒忽的暗了下去,在老夫人看過來的時候,她又恢復了神色,換上了一副笑臉:「雲哥兒此次得了軍功,定會得到封賞,說不定還會調回京城,到時就好在老夫人跟前盡孝了。」
聽著這話,老夫人面上露出了笑意,但那笑意卻是不達眼底,垂眸嘆道:「這都是雲哥兒的氣運,老身不求他建功立業,只願他平安就好。」
「老夫人這說的是哪裡話。」李氏開口後,張氏也不甘示弱的插嘴道,「元哥兒小小年紀就立了這麼大的軍功,朝廷鐵定是要重賞的。有大叔二叔在朝裡運作,還愁不能把雲哥兒給調回京城麼,老夫人您就放一百二十個心吧。」
鎮南王和王妃自佳楠郡主去世後就漸漸淡了和國公府的來往,平日裡只對尹洛依來往的勤快些,這次登門也是為著外孫尹雲。
王妃坐在一旁吃茶,冷眼看著幾位夫人明裡暗裡的較量,暗自啐了一口,垂手擱了茶盞,拿帕子試了嘴角後道:「雲哥兒就不在國公府,這次要是回來了,老夫人可得好生待這孩子。要是我外孫回來後受了什麼窩囊氣,國公府到時可得給我鎮南王府一個交代。」
當年的事老夫人本就愧疚,王妃說的不客氣,她也沒計較,反倒笑著應了:「雲哥兒是老身長孫,將來回來了老身自會好生帶他,王爺和王妃不必掛心。」
孟元獨自坐在角落,他一手執著茶盞,一手輕扣著杯蓋,視線落在花架子上擺著的芍藥上頭,鋒利的眉頭忽的皺緊了。
尹雲離家是因為他疑心佳楠郡主的死和尹傑有關,這是明面上的原因。在進國公府之前,孟元就著賀蘭衛查過尹雲,發現尹雲幼時很得尹傑寵愛,連尹傑啟蒙都是尹傑親自帶的,父子倆的關係更是好的如同兄弟。
但自從佳楠郡主身死後,尹雲好似一夕之間換了個人,逐漸與尹傑爭鋒相對,甚至到拋下幼妹離家從軍的地步。
既然尹雲鐵了心要離開,那他就應該一輩子在邊陲做個小將。
指尖接受到的觸感微涼,孟元放下了茶盞,不去聽前頭熱鬧的議論,他扭頭看著門外,望著尹洛依歸來的身影。
尹洛伊步子飛快,一路上都沒耽擱,腳步如風的跨進垂花門,婢女行禮的動作還未做完,她就已經打簾進去了。
老夫人正和李氏幾人說著話,餘光瞥著尹洛伊進來了,頓時彎了眼角,招手喚道:「你哥哥剛來了信,快到祖母跟前來。」
尹洛伊進來的時候,孟元第一時間看向了尹洛伊,尹洛伊和孟元對視一眼後,很快挪開了眼神。和諸人見過禮後,就朝著老夫人那裡去。
「祖母。」尹洛伊屈膝打了一禮,矮下身子半跪在老夫人面前,「先前孫女在外頭遇見鈺表哥了,鈺表哥和孫女說了哥哥來信的事,哥哥這次立的功勞不小,朝廷可是要調哥哥回來?」
老夫人歷經兩朝,年輕時還曾跟老國公上過戰場,對於朝堂上的事也看的透徹。但現在人多口雜,涉及的過往太多,她並不能把前因後果掰碎了講給尹洛伊。只得拉過尹洛伊的手輕拍,柔聲道:「你父親這些年嘴上不說,實際上一直念著你哥哥,此番有了機會,想必他會使全力讓你哥哥回京的。」
就著老夫人的動作,尹洛伊順勢伏在老夫人膝頭,結合過往的記憶,她心下已經有了決斷,但她面上仍舊保持著擔憂的神色。
尹洛依抬眸看著老夫人,發現老人的頭上已經生了華發,多年前的風姿被歲月的痕跡掩去,但刻在骨子裡的氣韻猶在。
緩緩撥出一口氣後,尹洛依含笑的眼尾上挑,逗趣道:「哥哥從前在家的時候就孝順祖母。孫女記得有一年祖母生日,哥哥的月錢有限,想給祖母做一根柺杖卻買不起,只好偷偷做了好些字畫叫小廝拿去街上賣,才換了根上好的紫檀木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