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瑩話裡的意思,只得是回道:“主子,奴婢明白了。”
隨後,玉瑩又是躺回了榻上,到是讓太醫在她詢詢的誘導,問了診。然後,在太醫告退後,玉瑩才是讓伺候的靜善扶著起了身。只是讓拿了些書籍,自個解著悶。
看了許久,卻是在一本書上,看到了佛諦有二諦、三諦、四諦之說。邊是看著二諦之說中真諦與俗諦。
不知怎麼的,玉瑩就是想到了儒家與佛家。
話說,在玉瑩所瞭解中,越是小民,越是無學之人,越是信這滿天神佛。道是那些個熟知經義之人,反倒是不信這東西,信得是孔老夫子了。
於是,前世之時,便有人這般講。道是對小民或婦人,佛家就講,信我佛,我佛自佑。對那學者或貴族,佛家又講,我佛不在,佛只是義理,只是人向善之心。
想到這,玉瑩就是笑了。
“額娘,可是有高興之事?”這時,功課做好了,得了閒的胤禛,便是進了殿走近後,問道。
第一四九章 四諦(二)
玉瑩這時,回過神來,卻是看著跟前的胤禛,問道:“這時辰,胤禛不是應該在做功課嗎?”
“皇阿瑪考校學業後,就是讓兒子與三位哥哥,先下學了。”胤禛回了話,然後,又問道:“額娘,您剛才笑什麼?”
玉瑩看著胤禛,這會兒,心倒是真得平靜了。其實這個下午,她的心都是懸著的,自從聽了靜善稟的話後,一大半,不過苦中作樂罷了。
“額娘想著儒與佛的一些事,才是樂了。”玉瑩笑著回道。
“儒與佛?”胤禛聽後,反問道。
玉瑩一聽胤禛這般反問,就是道:“胤禛也是到上書房,有段時日了。可懂這儒家與佛家,相通之處?不同之處?”
“額娘,若讓兒子說,它們都是讓人學好。”胤禛想了少許時辰後,先是說了話,然後,停了一下,又道:“至於不同,一個為做官,一個求心安。”
胤禛說完後,就是抬頭看玉瑩,兩眼有著期望被肯定的神情。玉瑩卻是聽後,笑了起來,回道:“胤禛長大了,煩事都學會了自己思考。這是好,額娘瞧著開心。”
“兒子長大,還是兒子。”胤禛笑著回道。然後,又是到玉瑩跟前,關心的問道:“額娘,靜水姑姑剛講,太醫才離開,是哪不舒服?”
“額娘沒事兒,就是有些個累了。”玉瑩笑著安慰了胤禛。必竟有些事,她確實也是無法與現在胤禛講的,這些宮裡的陰私,她總得胤禛再大些,才是告知他。
就玉瑩心裡來說,孩子幼年時,總得有點陽光一面。無論做什麼,咱們才祖宗留下來的有些話,有些理,玉瑩覺得還是精華的。所以,也是遵循著。
那就是,道與術。
在玉瑩看來,用她自個兒的話講。道,就是根本,就像是一棵大樹的根與軀幹。術,就是補充,就像是一棵大樹的枝與綠葉。如果,沒有了根與軀幹,樹木也不能稱之為樹。同樣的,沒有了枝與葉,樹木就算是暫時得以存活,可也是落落黃暈,苟延殘喘罷了。
這兩者間,是相依相偎,相輔相成的。
到是胤禛,見自家額娘這般說,雖說心底還是疑問,可也是放於了心間。便是笑著說了話,道:“額娘,兒子近日聽哥哥講西楚霸王與漢高祖,您說,他們誰是英雄?”
“胤禛可是問著額娘了。”玉瑩聽後,笑著回了話。然後,又是停了下,回道:“這兩位留名青史的人物,額娘真是不好評說。再者說,不同人眼中,不同的漢高祖與西楚霸王。就像額娘,在胤禛你的眼中,與你的哥哥們眼中,也是不一樣的。”
“兒子想聽額娘講。”胤禛回道。
“這樣吧,額娘問你幾個問題?然後,再是回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