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萱娘見到阿兄終於有了表字,想起被金人戰馬撞死的亡父,忍不住悲喜交集。
雲裳說道:“萱娘,你阿兄隨我們去中都,你就暫時安心待在這裡。所有的奴婢和女子,都由你和朱梅管理。”
“朱梅為主,你為輔。”
折萱娘、朱梅異口同聲的說道:“是!”
如今莊園有七十個奴婢,上百個從妙蓮寺解救出的女子。這麼多人,沒有管事可不成。
雲裳將這麼多人的管理許可權交給她們,當然是對她們的信重。
雲裳繼續說道:“你們不是奴婢,也不是外人。除了衣食住行全包之外,每月還有月薪。”
“暫時……都拿三貫吧。”
朱梅和折萱娘聞言更是感激,在這裡不但衣食無憂,活的像個人,還有權責,有月薪。
而且還不是奴婢。
“謝小娘子……”兩人一起站起來感謝。
其實寡婦杜梅也是可以當管事的。可是雲裳卻沒有提到杜梅。
杜梅此時也毫無失落之色。
大家都知道,杜梅遲早是李孝真的人。這一次,她會跟隨李孝真回鳳翔上任,
自從解救出杜梅,李孝真就好像情竇初開的慕艾少年,對杜梅噓寒問暖,體貼入微。
可是明明,杜梅是個寡婦。
不過,杜梅雖然是個命運多舛的寡婦,但其實是個知書達禮的美麗女子,並非不通文墨的村姑粗婦。
要說她的出身,也曾是京兆杜氏。
從這一點看,李孝真其實很有眼光。
鐵血硬漢般的李孝真,在杜梅面前居然變得溫柔文雅起來。
數日前甚至為杜梅寫詩道:
“長空啼杜魄,大雪照梅花。堂堂英雄氣,楚楚女兒家。”
詩中包含了杜梅的名字,志趣豪邁之中,又帶著兒女英雄的情思。
就連擅長寫詩的李桓,當時也誇讚李孝真道:
“大兄這一首,情真意切,言簡意賅,寓婉約於豪放,蘊幽思於雄渾,大有返璞歸真之意,不失為難得的佳作啊。”
杜梅看到李孝真的詩,知道李孝真不嫌棄自己是個寡婦,不禁大為觸動,感懷於心。
對於高大英武、年紀相仿的李孝真,她本就很有好感。而且她不過二十出頭,也有再醮之意,並無守寡之心。
杜梅情不自禁的回覆一首道:
“寂寂臨灃水,煢煢是嫠家。君既吟漢廣,妾亦誦蒹葭。”
她不想錯過李孝真,完全就是一副郎有情妾有意的架勢。
李孝真見到回詩大喜過望,當即表示要迎娶杜梅,還央求碎姨羅青蘅做媒。
如今,就差三書六禮了。
李桓想到這樁喜事,笑著說道:
“大兄既要成親,小弟怎會沒有表示?大兄可多支取兩千貫,用來安家。”
三個族兄不久之後就會回到鳳翔當虯軍隊將。李桓和雲裳已經給他們每人價值五千貫的金銀,用來打點上官。
既然李孝真要娶親成家,他乾脆大方的再給兩千貫。
杜梅低頭含笑,神色羞澀。李孝真卻是笑道:
“你是少族長,你既然給,那額就不客氣了。婚禮吉日是十月初八,就怕你趕不回來喝喜酒。”
李桓道:“還有半年,小弟肯定能趕回來。”
李孝成和朱梅相視一眼,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兩人也已經是一對,就差請冰人做媒了。
只是,李孝真年長。既然李孝真定了今年成親,李孝成就只能等到明年。
再說,朱梅要是也跟他回鳳翔,灃原的管事人就少了。
李桓又對雲禟和羅青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