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頭呢。
明德帝在殿內,眾臣面前,覺得顏面盡失,方才還覺得趙弼是個好兒子,懂得為父分憂,如今卻覺得此子其心可誅!後宮那些下三濫的把戲,玩到他面前來了!
趙弼感知不妙忙道:“請父王下旨,兒臣即刻前往江南治水。”低著頭,彷彿極為誠懇,連母妃也不管的,但餘光卻瞥向趙修,蠢貨!但蠢貨的法子有用,你不讓我好過,你也別想好過!
洛鵠是後到的,他來到泰和殿門前時,已是滿頭大汗,“懷樂兄,宮人說江南和蜀中都發了大水,此兩地的急報怎同時到達?”
永王皺眉,“許是信差在驛站相遇,太累,換信差的時候,便由一人將急報送入宮中?”
洛鵠聽罷拍拍永王的肩膀,對於心思較為單純的,他不欲多說,“懷樂兄且在此處等我出來,待會一起回府。”
縱是官居殿閣大臣兼吏部尚書,他乃是喜歡在永王府住,都不回明德帝賜下的府邸。
小杜子見洛大人來了,像見了親爹似得差點沒哭,都不用洛鵠說話,早已進去稟報,“皇上,洛大人來了。”
明德帝對洛鵠的印象是極好的,三顧茅廬得來的賢臣,自然是寄予厚望同時也極為寵信。
“既是寧、德兒妃身體抱恙,你等便去看看,治水之事便無須多問,下去吧。”明德帝覺得此事丟人丟大發了,世家人本就看不出泥腿子出身的皇室,關鍵時刻,寄予厚望的兒子竟給他玩心眼兒!簡直氣煞他也!
趙弼知曉,明德帝定是對他非常失望,此計失敗,只能另尋機會,不能多做糾纏,便規規矩矩的謝恩告退下去。
而趙修,他壓根便不想去治水,打心底覺得洪災根本便治不好,去了要擔責任,他哪擔得起?
二人心思各異的出了泰和殿。
明德帝覺得心口疼、頭疼,哪哪都疼,擺擺手道:“宣。”
小朱子鬆了口氣,幸好皇上沒怪罪他,餘光瞄向自己的師父粱允四,只見粱允四眼觀眼鼻觀鼻面無表情的,但那拂塵卻微微搖晃。
看到拂塵微微搖晃,他便知曉,此時斷斷不能惹了皇上。
出得門將洛鵠放進來,便面無表情的站在門口候著。
原本今日還有另外一人與他一起值守,但師父說要培養他,另外一人便抱恙了,想想,今日真是難以忘懷。
洛鵠走到明德帝面前,並無客套虛禮,直接甩袍跪下道:“皇上,臣昔日去過蜀中,還請皇上準臣前往蜀中治水。”
幹實事的臣子,永遠比只會說好話的臣子來得可愛,明德帝此時深感洛鵠此人,是來輔佐國朝大盛的。
“好,朕準了,洛愛卿去蜀中,太子去江南。”原本明德帝不打算讓太子去的,但前面兩個兒子都給他丟盡了顏面,此時是派太子去找回顏面的。
此話一出,眾人低頭,有不厚道的大臣抿嘴偷笑,太子與洛鵠高聲領命,“臣\/兒臣定不辱皇命!”
選定了治水之人後,霍白川與秋樘始、謝運對視一眼,秋樘始走上前道:“皇上,古話說一山一水一方人,太子殿下對江南地形並不瞭解,臣請奏顏大人與太子一起前往江南共同治水。”
明德帝頗為感激的看了一眼秋樘始,太子上次出門九死一生,雖帶來了金礦,但多方人馬要殺他是真,若等閒差事還罷,治水一事,不可馬虎,千萬百姓等著朝廷的援救,一個不慎便會重走當年老路,他可不敢讓自己立的太子去擔這個責任。
得到訊息,才匆匆忙忙往宮裡趕的顏時忍,當來到泰和殿之時,聖旨都已經擬好了,得知‘噩耗’,他感嘆,也便是他好說話心繫社稷,若換做楊仲皇上您試試!
自然,治水之事,還有許多細節需要商討,大臣陸陸續續都來了,永王一直守在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