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薇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如此說來,外在發生的一切就相當於一面鏡子,能夠反應出我們內在的心境,對嗎?”
莊周回答:“是的,只要我們好好觀察一下自己的生活就會發現,外在發生的一切確實能夠反應出我們內在的心境。”
“就如我們帶著空杯心態去做事,完全不在乎事情的成敗得失,那麼我們往往很容易獲得成功。若我們帶著恐懼心態去做事,總是患得患失,那我們就很容易將事情給搞砸。”
“空杯心態象徵著圓滿,而恐懼心態象徵著匱乏。因此,帶著空杯心態做事,外在就會呈現出圓滿的相。帶著恐懼心態做事,外在就會呈現出匱乏的相。”
“潛意識的創造力無時無刻不在我們內在運作著。只要我們的心能夠進入當下,那麼我們的心境就是圓滿心境。圓滿心境顯現於外,那就是豐盛富足的相。”
“若我們的心無法進入當下,那麼我們的心境就是匱乏心境,匱乏心境顯現於外,那就是窮困潦倒的相。”
“因此,我們想要體驗豐盛富足,就必須讓自己的心進入當下。只要我們的心能夠進入當下,妄心就會徹底癱瘓掉,潛意識就會根據我們圓滿的心境創造出豐盛富足的相。”
“但我要提醒你們一點,你們若是帶著欲求心做這件事,那你們一定不會成功。因為欲求心是匱乏的心境,只要你們還帶著欲求心,必然無法進入當下。”
“當下是空杯心態,無有欲求,無有恐懼,無有執著。你們想要進入當下,就必須做到無有欲求,無有恐懼,無有執著才行。”
“正因為薇兒做到了無有欲求,無有恐懼,無有執著,所以薇兒的病才會有所好轉,也才會知道扁鵲的下落,這一切正好與薇兒的圓滿心境相應。”
“若薇兒無法做到無有欲求,無有恐懼,無有執著,那麼薇兒的心境就是匱乏心境,那薇兒的病可能就不會好轉,也可能不會知道扁鵲的下落。”
夏允禁不住感慨,“沒想到外在的一切會與我們的心境相應,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莊周道:“是啊,很多人都忽略了心靈的創造力,總是試圖在行為層面解決問題。殊不知一切行為皆不過是果,心才是真正的因,這就叫做因果顛倒。無論我們在行為層面怎麼努力,只要心靈層面沒有得到療愈,那都等於是在白費功夫。”
“心靈層面沒有問題,行為層面才不會有問題,這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一味地在行為層面解決問題,卻不願意從心靈層面下手,那就猶如斬草不除根,只要根不除,草就會繼續長出來。”
“無論是儒家、墨家、法家、縱橫家、名家、兵家,都是試圖在行為層面解決問題,他們這樣做永遠也不會解決問題,因為他們已經因果顛倒了。”
“心是相之因,相是心之果。心沒有問題,相上必然也沒有問題。心若出了問題,相上必然也是問題重重。”
“我們道家重因不重果,不會因果顛倒。只要我們將心給療愈,相上的問題也會一併解決,一了百了。”
“失道失德的心是不可能感受到道的本自具足的,你們看看如今的天下便會明白了。”
“如今的天下,戰亂四起,民不聊生,幾乎全天下的人都是為了自身利益而活,這正是天下失道失德的體現。”
“當天下人的心境都是匱乏心境,那麼天下也會呈現出匱乏的相,所以我們才會看到戰爭、犯罪、以及人對人的不人道。”
“若是天下人的心境都是圓滿心境,那麼天下必然也會呈現出圓滿的相,我們必然不會再看到戰爭、犯罪、以及人對人的不人道,只會看到真正的天下太平。”
夏允若有所悟,“所以,老子才倡導全天下的君王施行無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