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沛霖突然問了一句那承宣郎。
“回長史大人,各處的經濟普查都是一樣進行的。臺灣、呂宋、滿喇加、爪哇等處,雖然隔著海,但是卻是一點不敢馬虎大意,屬下等唯恐有差錯,派遣的都是老成持重、精明強幹之人前往!”
“臺灣眼下有七萬多福建移民在那裡屯墾。同原來的五萬多人混合編製成了二千多個圍,每個圍以鐵犁為單位,現在有著八千多張鐵犁用於墾荒,已經開發了二百餘萬畝田地。另有三萬多番人歸化我大明南中軍。在臺灣的幾位大人商議將這些人同樣編成保甲,一樣執行我大明南中軍軍法。”
守漢同李沛霖對視了一眼,這臺灣的糧食也是至關重要。時下陳天華在廣東剿賊。大量的流民因為戰事而背井離鄉,有了糧食,這些流民便可以迅速的納入南中軍的戰爭和經濟體系,成為這架巨大機器的一個組成部分。而臺灣因為與福建、廣東毗鄰的地理位置,在這場戰爭中的地位便越發的凸顯出來。
“傳令給臺灣。以後他們的糧食只儲存一年存糧。餘糧由將軍府統一調配,往廣東、往福建,給陳天華陳大人充當軍糧。另外,也可以往浙江出售一部分!”
那承宣郎立刻在記事本上草草的記下了守漢的吩咐。
查閱完了人口、農業生產的幾個資料,守漢心下大為舒暢,示意那承宣也坐下說話。
除了五千萬可以保證每年每季都為南中提供糧食和其他作物的農田之外,南中還擁有龐大的山林、山區草場、種植園,這些所在為南中軍提供了大量的木材、肉食、皮張、馬牛羊和金雞納、橡膠等經濟作物。
“宗兄,只可惜啊!咱們喝的這茶,只能從內地進口,否則,在這南中種些茶樹,也是件好事!一來可以不再向內地進口,二來也可以向外面出口些茶葉!”
守漢把玩著手中的玻璃杯子,欣賞著茶葉的形態和茶湯的顏色,不時的嗅嗅茶水的香氣,口中不無遺憾的同李沛霖閒聊。
說起這茶樹移植之事,二人便只能是相視苦笑一聲。
多年以來,守漢一直打算利用南中的氣候和土壤等自然條件在這裡進行茶樹的大面積種植,從而將英國人在大吉嶺進行的事業提前盜版過來,把茶葉這個吸金利器永遠的控制在中國人的手裡。可惜,雖然多方設法,但是各地要麼是對茶樹樹苗和種子控制嚴格,要麼就是費盡心機搞到手的茶樹不適應南中的氣候和土壤,引種不得不以失敗而告終。
“算了!茶葉的事情還是留給江西、福建和南直隸的財主們吧!絲茶桐油瓷器出口,我已經擁有了大半了。”
既然茶葉這種對於自然條件和茶樹品種都要求比較高的經濟作物暫時無法完成引種,那就在別的方面多加精力罷了。
對於工業製品的生產和銷售。這絕對是事關南中軍生死存亡的大事。守漢曾經說過,無糧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軍不安。眾人仔細揣測了一番之後覺得頗為有道理。
既然以茶葉為主要代表的經濟作物一時無法完成引種。那麼眾人的注意力自然便投入到了工業製品上。這些可是南中軍的強項,而且不受天氣時間的影響,只要有原料。便可以源源不絕的生產出來。
“我南中軍當下又有鍊鐵鍊鋼高爐五座,每日每爐可出產鋼鐵數百噸。品種則涵蓋了生鐵、熟鐵、九轉鋼、鋼、呲鐵鋼等諸多品種。”
涉及到了南中軍的機密,那戶司承宣說的也是語焉不詳,想必當日調查之時,調查員們也被告誡了一番。
五座高爐,平均下來每天出產從生鐵到呲鐵鋼數百噸的數量,這個數字在守漢看來存在著計算上的錯誤。
他們是從各個高爐進行調查後將各自的資料相加而得出的生產總量,殊不知,每一個高爐擔負的任務不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