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足夠了。他能夠押運這些大炮平安回到盛京,便是大功一件。”
“多謝皇上體諒奴才!”
多爾袞很是入戲的配合黃臺吉的演出,跪在地上,眼淚汪汪的。
“起來說話吧!”
黃臺吉看了一眼地上的多爾袞。
當初濟爾哈朗押運搶掠來的金銀物資,掠奪來的十餘萬人口和數量龐大的火炮回到盛京之時。便讓黃臺吉大喜過望。
他沒有想到這一次入關竟然能夠殺掉一個明國總督,擊潰、俘虜數萬明軍,然後攻克巡撫駐節的省城一座。
更加令他驚訝的,便是那些繳獲的大小火炮。
對於火炮的鑄造和使用。自從黃臺吉登基掌權以來便開始了。天聰年間便製造了所謂天佑助威大將軍火炮,用於四方征伐。自從孔有德等人投降以來。鑄造火炮更是作為滿清政權的一項戰略性工作。
對於此時遼東的漢人而言,鑄造火器,倒是一件不錯的工作,可以成為擺脫奴隸命運的通道。
清軍對優秀的工匠。特別對鑄炮銅匠來說更是不吝賞賜,技藝精湛者可給於官位。不願作官者,每月賞給糧銀二兩,每季領米五石三鬥,還會恩賜房屋、地畝,更賞給世代金火拜唐阿。
天聰四年時,由於後金凱旋而歸。就特詔鐵官範巨炮加以優賞。天聰五年,鑄炮匠人王天相便從奴隸擢為拜他喇布勒哈番,天聰七年三月,再以創鑄之功升授備禦。
繳獲了這許多的火炮。自然令黃臺吉欣喜,特別是其中還有不少南中製造的火炮,對於這些大炮,早已經在他的心中夢寐以求久矣,奈何一直無法辦得到,今天終於有機會見到了。
當下便責令漢官馬光遠、丁啟明、季世昌,備禦祝世廕,王天相,還有大小一干鐵官,重要鑄匠,召集忠順王孔有德一道前往渾河岸邊進行試炮。
雖然繳獲的南中火炮大抵是些佛郎機之類的,但是,製造之精良考究,著實令馬光遠、丁啟明、王天相這些行家們大吃一驚。
丁啟明負責清國一干紅夷大炮及鳥銃的打製,彼本為京營戎政副協理、兵部右侍郎劉之綸之標將,副將職務,在大明就有“善鑄紅衣炮”的名聲。
歸降後,在天聰年時,他負責監造一系列的‘天佑助威大將軍’紅夷大炮,指揮匠人金世祥、王天相等,成功鑄炮一批,受到了皇太極的讚賞。
但是在他的眼中,這些大炮,鑄造的件件得法,且內壁光滑圓潤,炮口一致。最令他驚歎的是,子銃在各炮之間可以通用互換。
不過,不止他一個人驚訝。
被孔有德帶到渾河岸邊操演這些繳獲火炮的炮手們,包括十幾個葡萄牙炮手,對於這些火炮也是歎為觀止。
各炮口徑基本相同,輪架一致,如此一來,炮手們習慣的每一組炮兵專門操演一門火炮,這樣近乎於金科玉律的觀念便被打破了。
經過幾輪射擊,孔有德興沖沖的向黃臺吉稟告,“此輩南蠻火炮,奴才屬下炮兵,可一隊人操演全部火炮,亦可各隊人操演一門火炮,炮擊效果基本一致。”
這樣的試驗結果立刻引起了黃臺吉、丁啟明等人的興趣。
須知這個時代的鑄造火炮工藝流行的都是一炮一範,每門炮之間的引數差別極大,所以基本是每門火炮都對應了一組炮手,甲位火炮的炮手如果去了乙位火炮必須要花一段時間熟悉乙位火炮的效能和引數後才能作戰。而如今卻被人告知,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