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王氏,千年門閥,想必不會因為兩個下人被打斷腿就害怕我了,我倒很好奇她接下來打算如何。”
青州,崔家。
崔家也是當世門閥,家族枝葉茂盛,門閥族支遍佈天下,更重要的是,崔家在青州當地的勢力很龐大,就連官府推行某些政策,也不得不與崔家先通氣,得到崔家的支援後,政策才能順利推行下去。
這就是門閥世家的影響力,在各自的地盤上,他們能與朝廷的政令抗衡,朝廷也不得不對他們做出妥協。
李治和武媚終其一生都致力於削弱門閥勢力,為的就是中央集權,讓門閥在當地的勢力始終低於朝廷。
大清早的崔家,下人們在滄桑古樸的祖宅裡打掃,侍候主人們穿衣。
崔家祖宅裡不僅住著當代的家主,還有不少旁系的重要族人,以及被重金禮聘而來的當世大儒。
這些大儒很重要,從某種角度來,他們比崔氏族人更重要。
門閥世家之所以區別於暴發戶,不僅因為他們在當地根深蒂固的勢力,還有暴發戶們無法企及的文化底蘊。
支撐門閥家族文化底蘊的,就是這些大儒。
一家子大大小小加起來,至少有一百多號人。
家主崔林謙起床後,丫鬟細心服侍他穿戴洗漱,崔林謙坐在廂房裡,不慌不忙喝了一碗清淡的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美髯長鬚,這才施施然走出了房門。
轉過幽靜的長廊,迎面遇到了自己新娶的妻子王氏。
崔林謙站定,王氏碎步走近,雙掌頂額,朝崔林謙行禮。
“拜見夫君,夫君安康。”
崔林謙不自在地笑了笑。
新續絃的這位正妻模樣還是不錯的,但性格太寡淡,凡事一板一眼,尤其講究禮數,彷彿為了維持自己門閥出身的身份,就連夫妻見面行禮都像參拜祖墳一樣隆重且正式。
王氏三十出頭的年紀,她在嫁給崔林謙之前已不是黃花閨女了,準確的,她以前其實是個寡婦。
十多年前王氏便被許配給了別人,夫妻恩愛的日子沒過幾年,男人得病去世了,王氏不得不回到太原王家,在家守寡十來年後,王家又將她許配給青州崔家的家主崔林謙。
崔林謙數年前喪妻,王氏多年前喪夫,兩位都是有過人生閱歷的中年人,倒也不矯情,更何況兩大門閥聯姻,裡面牽扯的利益比夫妻感情更重要。
在大唐年間,寡婦嫁人並不會被人三道四,也無關貞節和名譽。事實上無論朝堂的政令,還是民間讀書人和百姓,都是主張且鼓勵寡婦嫁人的。
因為大唐的人口太少了,朝廷鼓勵民間生育,全國的寡婦若都為自己的死鬼丈夫守一輩子寡,朝廷和官府怎會容許這種嚴重浪費社會資源的事情發生?
只要沒到更年期就趕緊再嫁,w;找不到物件沒關係,官府有專門為人媒的官兒,簡稱“官媒”,他們會幫你找物件。
是的,國家給發,彩禮也是講道理的,評估各自的家庭條件後隨便意思一下,敢要天價彩禮,別的不,女方的名聲在當地和夫家都會徹底臭大街,臭一輩子的那種。
為了本地治下多生娃,官府也是拼了,媒,納采,啥都給你們準備好了,趕緊洞房運動去,多生娃還能收穫官府額外的獎勵。
世家門閥聯姻的婚禮自然與民間普通百姓不同,但也還是傳統的周朝六禮,只是奢華隆重了許多。
媒納采問名之後,崔林謙將王氏娶過了門,王氏從此以正妻的身份掌管了崔家的祖宅。
新婚的日子過得挺愉悅,崔林謙今年才四十出頭,王氏三十來歲,也正是女人一生中最有風韻的年紀。
崔林謙天真地以為,兩位中年人的結合定是一拍即合,天雷勾動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