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然,一陣尖利的笑聲,震盪著大家的耳鼓,竟是那盧兆林如狂似癲一般縱聲大笑,口中還連連有詞。
“老不死的東西,讓你害本公子,燒死你也活該,哈哈……哈……哈哈……”
盧兆林顯然被盧金吉刺激的不清,一向對他疼愛有加的父親竟然欲治他於死地,前一日還殷殷含情的叮囑,可轉過頭來便陰狠如此,這讓他如何能夠接受?
但畢竟是養育了他二十餘年的父親大人,盧兆林陡然見到這個讓他前半生敬畏交加的人物,此時此刻竟然成了一截面目全非的木炭,心理的防線再也無法堅持,整個人便徹底的崩潰了。
事情的發展到這一步,舉城上下竟然集體失聲了,大害得除本該奔走相告,放鞭炮慶賀,可人們就是高興不起來。人倫慘劇不過於此,最終盧金吉慘死於大夥之中,其子盧兆林亦因受不了刺激而精神失常,昔日橫行霸道的公子哥,如今卻已經成為了痴傻廢人一個。
據說,有人親眼所見,盧大公子不顧獄卒的勸阻,從地上捧起了一坨狗屎,吃的那叫一個香……說起此人來,人們既幸災樂禍,又同情不已。
縱火案罪不至死,本來謀殺紅姑一案便是盧兆林的催命符,可既然人都已經瘋了,便連法庭都沒召開,太原府宣佈了罪狀之後,透過盧氏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受害人唯一倖存親人的諒解之後,盧兆林被准許取保候審,回家養病。
官府的寬容,讓城中百姓們始料不及,就連預想中的抄家也沒有發生。好事之人私下裡與酒館茶肆間揣度猜測著,難道此前都想錯了?還是大將軍準備放長線釣大魚?可放眼這太原城中哪裡還有大魚了?
《太原午報》破天荒的沒有落井下石,而是發表了一篇有盧氏子弟撰寫的一片祭文,並客觀的評價了盧金吉的一生。由此,算是給此次太原城的大亂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而勉力支撐著盧府的寡婦盧氏,或是出於贖罪的目的,亦或是出於自保為目的,向總兵府捐獻了一大筆錢,但是卻被李信斷然拒絕了,並斥責盧氏仍舊沒有真正認識到自身的錯誤。
她需要補償的不是總兵府,而是張方嚴張閣老家,以及太原內外遭受動亂牽連的百姓們。
盧氏得在大將軍李信那遭到了斥責之後,便好像開了竅,帶著瘋兒子親自往張方嚴家登門請罪,承諾將拆毀的宅子修葺一新後再完璧奉還,並奉上了一筆不菲的銀錢。對此,接待盧氏的張方嚴長子接受了修葺老宅的方案,卻也斷然拒絕了她的銀錢。
經過連日來接二連三的亂局,這場看似驚心動魄的爭鬥最終竟如此落下了帷幕,但落敗的盧家終究還是保住了諾大的家業。而李信的寬容更是給了城中富商們一個訊號,他李信非但不是如傳言中一般是強取豪奪的馬賊,而且還率先帶頭維護大明律法,絕不會以權謀一己之私利。
商人們有了這一點共識,一傳十十傳百擴散開去,竟然在短短几年間裡,使得太原府成為了全天下商人們最樂意來此經商的州府,因為這裡有著其他地方不可比擬的優勢,安全與傾向性的政策。在這個動亂的年代裡,此後數年間太原府出現了蓬勃發展的第一波**。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現如今的太原府乃至整個山西,正被一張無形的大網籠罩著,不安的情緒在民間隱隱發酵,物資尤其是糧食的短缺,使得這種情緒隨著時間的推移變的愈發嚴重。
就是在這種情形下,一支毫不起眼的商隊離開了太原府,馬背上一個略顯佝僂的背影向南方的太原城投了最後一眼,便隨著商隊北上而去。
第三百五十章 危機四伏
自打來到明朝,內部的掣肘始終如影隨形,是李信的第一大敵人。上至內閣大學士,如劉宇亮、楊嗣昌、張四知,下至販夫走卒,如盧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