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幾張糧票,李信的心裡五味雜陳,高興的是糧票終於取得了百姓們的信任,可他是知道實情的,當初為了穩定民心,田復珍和高時明都主張增發一批糧票,若是麥收時產了麥子到也不是問題,可如今…。。
說白了就是發行出去的糧票沒有足夠的糧食來全部兌換,若是此時發生了爭兌,後果不堪設想。
回到太原城兵營,李信第一件事就是將田復珍和高時明叫來,統計太原府究竟發行了多少糧票,而府庫裡究竟又有多少存糧,最後得出的結果卻讓人不寒而慄。
高時明一攤手,“只能向朝廷求援了,發賑濟糧。”
恰在此時,朝中的眼線又送來了重要的訊息。洪承疇正式復任宣大總督。而且,據傳聞他正在謀求將滯留在宣府的三衛軍步戰營與騎兵營納入麾下的可能,其間還遊說了幾位內閣大學士和司禮監的太監。
第三百五十一章 李信北上
漏屋偏逢連夜雨,破船又遇打頭風。兩件事都是頂頂棘手,糧食是百姓的天,萬萬不能忽視,而軍隊又是李信賴以生存的根基,更是馬虎不得。這兩樁事都是近憂,都迫在眉睫的需要他拿出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
“商社的糧食還有多少?必要時可以拿出來應急,總應當能挺過這一段艱難時期。”
黃勝由宣府得到了不少未燒燬的糧食,有很大一部分都存留在鎮虜衛,萬一太原危機可以拿出來賑濟災民,穩住局面。但這個建議立即就遭到了太原知府田復珍的堅決反對。
“太原用糧大體分為三部分,一為軍二為民三為宗室,其中宗室歲入足夠自給自足無需地方負擔,重點在軍與民,難點也在軍與民。”
田復珍停頓了一下,整理了腦中的思路又繼續道:“商社畢竟是私產,又與大將軍密不可分,若是由商社取代官府放糧,恐朝廷上有所猜忌……”
話到此處不必再明說,明朝本來就猜忌武將,而武將又出私產來往軍中百姓賣好,到時候被朝中別有用心之人抓住了把柄,可就被動之極了。
“若以山西布政使司的名義來促成此事呢?”
一向在這種民生大事中不甚發言表態的郭師爺卻道:“大將軍認為有幾成把握可以說服幾大商社的股東們同意此事?”
由春入夏之際,邊牆外的蒙古韃子肆虐嚴重,商社財貨屢屢被劫,損失頗為不小,而宣府得到的糧食,有很大一部分人,包括黃勝都希望高價發賣給同樣缺糧的滿清韃子,好狠狠的賺上一比。
若是按照李信所言,商社名利皆無,明顯不符合商人逐利的原則,想必此事的阻力不會小了。這一番問的李信內心之中有幾分糾結,沉下心去,準備想一個更為穩妥的辦法,將這批糧食用之於太原府的百姓。
高時明卻嘿嘿笑道:“想來是李將軍習慣了任何事情都獨自解決,別忘了你的身後邊還站著朝廷,有萬歲做堅實的後盾呢!”
“難道還真要指望朝廷?”
下半句李信卻沒說出來,若朝廷真能指望上,陝西、河南連年的旱災又怎麼可能死那麼多人,又怎麼可能有數十萬的百姓造反成為了禍亂天下的流賊呢?
“不試試又如何知道?”
高時明似笑非笑。田復珍同意這個意見,“的確應當上報朝廷,咱們接過來的爛攤子能有幾日的局面已經是十分不易,而太原府又養活了幾乎半個山西的百姓,朝廷沒有理由對眼看就要發生的災禍坐視不理。”
這等質疑朝廷之言,擱在以往,田復珍不會當眾說出來,但經歷了幾次三番的人生起伏之後,他已經看透了朝廷上下的做派,恐怕就算上書了朝廷,紫禁城中的皇帝就算想重視恐怕也要力不從心。不過,有棗沒棗都要打上一竿子,萬一能捅下來個大大的驚喜呢?所以,他十分同意高時明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