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將手下無弱兵,他部下劉放吾,率領一個團,在吟天小隊配合下,於仁安羌硬是打敗日軍一個師團,救出了英軍七千多人。
這下可是給蔣老爺子露了大臉了,英國、美國都沒想到,昔日的東亞病夫今天已經成了威武之師,比那在東南亞大批大批投降的英軍強多了。然而,仁安羌大捷只是一個開始,中國遠征軍面對的是極其殘酷的叢林血戰。其實,何止是在緬甸,在中國國內,在山西大地上,八路軍也經歷著九死一生的考驗。
咱們先說說本套評書主人公之一飛龍小隊,他們從上海回來,就沒閒下來過,依然是奔波四方,到處抵抗鬼子的掃蕩。1943年5月,他們突然得到軍令,讓他們立刻去八路軍總部報到。軍令如山,誰敢遲延?飛龍小隊立即奔向指定地點。
由於沿途敵人太多,飛龍戰士們沒敢穿軍裝,依然是打扮成普通老百姓的樣子,進入根據地不久,忽見前方有一村莊,不少八路軍戰士正在進進出出。孟飛龍這一行人也確實累了,想就近歇歇腳,順便打探一下附近的狀況。
他們一進村,就看見這些個八路軍正忙忙碌碌地幫老鄉們幹活兒,有幫鄉親擔水的,有幫鄉親放羊的,有幫鄉親種田的,有幫鄉親修房的,這一向是八路軍的優良傳統,飛龍戰士們看著很高興。孟飛龍就想,這一片地域實在太大了,也不知道八路軍總部具體在哪裡啊,估計這批八路軍就是總部警衛隊,要不然打聽一下吧!
於是,孟飛龍很熱情地上去找位八路軍打招呼:“同志,您好!”
那八路軍也很客氣:“老鄉,你好,請問你知道八路軍總部在哪兒嗎?”
孟飛龍一愣,心說我還想問你吶,你怎麼先問我呢?他是東北人,心直口快,就反問一句:“同志,你是八路軍,怎麼還問我總部在哪裡?”
這八路軍也不見外,非常熟練地回答:“我啊,是某某師某某旅某某團某某營某某連某某排的,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鬼子圍剿把我們打散了,我們在某某地打游擊,又奉某某人的命令,來這裡找總部!”
說的這一大串啊,跟說貫口似的,太熟練了,給孟飛龍都聽楞了,心說我不就是問你一句嗎,你怎麼答出這麼一大串來,就差報祖宗八輩子的名單了。我現在的裝扮也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就算我還隱藏著飛龍小隊隊長的身份,那也不是片兒警啊,我不查戶口,你這是弄什麼啊!給孟飛龍汗的啊,都不知道該如何應答。
他這正張口結舌,不知如何答覆這套貫口*活兒,突然聽見附近不遠也有個八路軍在問一位大爺:“大爺,您在這附近有沒有看見我們首長啊?”
那大爺連連點頭:“有啊,有啊!”
一聽說這個,那向孟飛龍彙報情況的八路軍趕緊湊過去問:“是哪位首長,姓朱、姓彭,還是姓左?”
那大爺仔細想了想:“都不是,好像姓毛!”
哦,這兩八路軍都高興了,幾乎異口同聲地問:“是不是毛*澤東?”
大爺一琢磨:“毛*澤東,這個名字好熟啊!難道說,毛營長叫毛*澤東!”
好嘛,敢情這大爺心目中的首長就是一個營長,給這兩兒八路氣的,卻也不好意思說什麼。但這一答二問的,孟飛龍就起疑心了。為什麼呢?毛*澤東在抗日根據地中,不管你八路軍、新*四軍,還是普通百姓,都稱呼他毛*主席,而在國民黨那邊都稱為毛先生。很少有人直呼其名的,以至於很多鄉親都不知道毛*澤東就是毛*主席。這兩個八路軍是真有意思,不但直呼毛*主席本名,而且到處找八路軍總部首長,真太反常了。
孟飛龍越琢磨越不對,看這幫八路軍的作風行動,又給老百姓幹活,又對鄉親們彬彬有禮,那確實沒問題。但言語之間,破綻可大了,八路軍中的臨時工也沒這樣說話的。但